图为贵州省第五届白酒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张伟 摄
中新网贵阳1月9日电 题:贵州新型工业化:“大数据+”赋能促高质量发展
作者 蒲文思
冬日,走近贵阳市乌当区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见9000余平方米的产能供给保障中心内,高速运转的自动控制设备取代了忙碌的工人,里面所有的生产运作皆靠电脑指令全自动智能化实现……缘何如此庞大的车间内,竟看不到一个工人?
对此,产能供给保障中心的“一体化的智能生产线”给出了答案。
“我们现在看到的无人车间是2021年初建成并投用的‘中药制剂产品产能提升项目’,主要构成部分就是产能供给保障中心。”新天药业副总经理魏茂陈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在新管理理念、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已初见成效,该项目每年可为公司新增11亿粒胶囊剂的产能,不仅如此,还可以实现从原材料供应链到生产线,再到客户终端的全流程追溯管理。
魏茂陈介绍,新天药业产能供给保障中心基于“大数据智能化仓库与生产线集成建设”,将现代物流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生产布局方面可形成生产线前端、末端与新建智能化仓库入库端、出库端之间的无缝对接,信息管理方面可形成产品的盒、件条码与药品销售数据、智能仓库信息系统、财务系统的数据集成。
资料图:吉利汽车生产线。 邱凌峰 摄
在贵州,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不止新天药业这一家药厂。作为中国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正通过“大数据+”赋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华丽转身,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位于贵州六盘水市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已发展成以钢铁业为主、多种配套产业为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控制中心
日前,记者走进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控制中心,只见一块数字大屏矗立正中间,各种数据、各个环节相关数据清晰可见,三排控制电脑一字排开,工作人员们快速有序地处理着一个个数据,并根据适时情况下达着工作指令,满满的“智慧气息”,令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大脑’!”首钢水钢智慧控制中心主任张勇说,智慧控制中心集成通信、指挥、控制、信息为一体,主要包括生产调度指挥、能源管控、物流运输、无人值守集中计量、生产保卫等五大系统,实现了水钢公司连续化生产组织及控制的全面掌控和覆盖。
据介绍,智慧控制中心是水钢“十三五”末重要工程之一,是水钢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于2020年3月开工,由首钢国际工程、水钢赛德公司负责建设,为三层钢结构,总建筑面积2033.5平方米,配套建设双电源变配电室一座及其它相关基础设施等。
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钢铁企业,近年来,水钢紧紧围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数字工厂”,相继上线运行制造管理与执行MES系统、棒材生产线机器人自动焊牌等信息化项目,一个个绿色智能项目相继落地,不仅填补了贵州省钢铁行业利用大数据为企业服务的空白,还印证着六盘水工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上述企业的变化都是“大数据+工业”的生动实践。推动新型工业化,贵州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以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工业,进行信息化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控制中心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从产业规模、重点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数字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能力提升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绩。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完成总产值810.2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5.47亿元,同比增长19.4%。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
2021年以来,贵州省亦出台了支持新型工业化的13条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5月,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7%(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41.1%),增长势头强劲;贵州省新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638户、工业企业占60%以上,一批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同时,贵州还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大数据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环节。截至2021年上半年,大数据累计带动贵州近7500户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引导2.3万户企业实现上云;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贵阳)二级节点;全省正常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100%。(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