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在完成精准扶贫的历史使命后,迎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元年,在产业数字化大背景之下,科技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第七届上海国际区块链高峰论坛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与以往每年区块链国际高峰论坛上行业大咖都将话题聚焦在虚拟数字货币市场、区块链技术分叉、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医疗、法制等领域场景融合所不同的是,在本届论坛上,区块链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主题论坛,而包括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万象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臻以及多家参会区块链机构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农林牧渔等产业可以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可信立体交互架构,有可能再造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经济升级。建设实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在区块链上映射不同时点、不同地点的实物资产及其权属和价值,形成可追踪、可溯源、可交易的数字化数字资产,进行全流程运营和管理,盘活实物资产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在生物资产可信监管及金融服务平台上,肉牛成为可交易、可追踪、可溯源的数字资产。在普洱茶区块链平台上,普洱茶可验证真品并追根溯源,可集中存储并分别交易,解决了普洱茶市场上存在的茶饼造假、保存困难、价值虚高等问题。”李礼辉在当日的高峰论坛上表示。
而在王允臻看来,农村产业链可信数字化的溯源产品架构和物联网、大数据都相关。在数据层底层链PlatONE上搭建平台层,应用层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农村产业的需要来创造溯源验真的产品架构。有了溯源验真的产品架构之后,不只是单纯做C端的农产品认证。溯源验真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农村经济带来更好的金融资源服务,有了可溯源的数据、不可篡改的数据流,农村能真正地从金融机构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
乡村振兴助力区块链场景落地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区块链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均认为,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生产力的提高,也是乡村在农村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中的历史性调整,即上升到数字经济角度来看待农村的发展,凭借数字化技术抓住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机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政策指导下落实农产品、治理环境、食物链之外的农村资源、乡村旅游等资源要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特定的价值。
“区块链技术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模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当下可以以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服务为切入点来探索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对此,浙江省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蔡亮分析指出。
在蔡亮看来,当下农村发展中,由于多方协同的信用支撑缺失,机构间缺乏可信的数据共享机制,当下智慧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孤岛。区块链技术具有多中心、难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在智慧农业场景应用过程中,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指定范围内信用信息的可信共享互通,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区块链技术能推动多方可信协同环境的构建,有助于构建智慧农业“品质产销、可信共享、协同监管”的农业新生态。”
“乡村经济数字化转型即除了长期以来我们作为个体农户从事农村经济或像欧美这样大型集约式的现代化农场外,寻找第三条路。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在欧洲、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都已经有这方面的尝试。中国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乡村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要点是多维度、多层面的乡村经济协同发展,这不仅是政府层面、政策制定者层面的事情,而是每一个农户都可以从多维度考虑并参与的,例如从有机农物到拥有附加值的农作物,或是结合网红经济、分布式流量为自己打造出一种前所未有且自主可控的新型乡村经济数字化模式。”王允臻在受访时指出。
王允臻进一步分析称,乡村经济和共同富裕这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重要、非常自然的有机联系,即如何在农产品价值链中让生产者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国内农业也应该解决价值链的问题,如何通过公平交易、数字化供应链让农村在越来越丰富的、高产附加值的工业(例如咖啡、茶)里获取更多的价值。
而记者也从万向区块链方面获悉,其已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乡村振兴的具体场景中。在肉牛领域中,生物资产1.0已经落地,通过物联网+区块链项圈与通信网络连通,形成时时可验证的数字孪生,解决畜牧业在获得金融资源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即双方信息不对称。养殖厂非常需要资金,金融机构也乐意提供这方面的资金,通过数字孪生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后,即可弥合供需之间的裂痕。
“万象区块链所迈出的第一步是做融资,未来在数字孪生的平台上,可以搭建很多延伸性应用。例如畜牧业的保险、交易等,更便于金融机构在投资过程中做相应资产组合。以有机农产品为例,是不是有机的肉类、谷饲牛肉还是草饲牛肉、是不是有机饲养方法等等,这样差异化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展起来。”对此,万象区块链相关负责人受访时透露。
科技赋能农林牧渔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区块链行业内人士看来,物联网在乡村经济数字化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会比在城市经济中更重要,因为城市经济里已经有大量5G和更好的数字基础设施部署,剩下的只是接入的问题,如有家庭需要接入,解决最后100米的物联网即可。但在乡村经济中,除了广域网的覆盖以外,乡村物联网需要解决的不是最后100米、最后10米的问题,而是最后500米、最后1000米的问题。数据的关键价值发挥效用的前提是保障数据溯源和数字孪生所对应的商品确权。随着农村高附加值的增加,农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会逐渐增加,同时区块链和物联网结合的价值也愈加凸显。
王允臻介绍称,在“农”方面,以普洱茶追溯验真平台为例,普洱茶追溯验真平台抓住了普洱茶产品的特殊性,普洱茶压成茶饼后,茶饼上有茶纹,可以利用茶纹识别像人脸识别一样对资产进行确认。此外,区块链和数据溯源可以分析国产葡萄酒的葡萄来自怎样的土壤,将这些土壤、水文数据加入中国生产葡萄酒的整体数字孪生体系当中,经过五年、十年的积累以后,中国葡萄酒业就能够成为高度科学的数字化葡萄酒产业。
在“林”方面,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助力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我国林业资源产权体系非常复杂,在农村有私人拥有山林,有政府拥有山林,山林的使用方法和修林的方法在每个地方各不相同。区块链可以和关联技术相结合,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的监测技术,对山林进行确权,特别是未来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山林归属的确权意义重大。过去拥有一片山林不能砍伐,除了种木耳、种蘑菇没有其他获利的方法。山林作为碳捕捉的重要资源,每年在碳经济中所生成的利益可能将归于山林的拥有者,通过摇杆技术和区块链的结合,形成资产确权,在资产确权的基础上形成碳积分的分配体系。
在“牧”方面,通过无线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形成可信的数字孪生,可以对中华原生农牧物种溯源,如果在数字孪生的数据包中加入对这头牛的物种的视觉分析数据,例如,鲁西黄牛,在确认牛的生命体征、产权,而且还能确认它是不是高附加值的本土物种。在后面捕捉高附加值农产品价值的时候养殖户就能获得他该获得的那部分价值。
而在“渔”方面,基于声纳定点监测的区块链金融服务,无论是近海养殖还是其他方式的鱼类养殖,养鱼与养羊不同。螃蟹、鱼等水产类资产的数量、规模相对不易展现,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资产确认。通过声纳技术对水产进行分析,生成结论并打上时间戳,上链进行管理,从而解决养殖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水产养殖户的融资和交易需要。这方面的数字化会让供应链更加稳定,减少行业风险。
“区块链与大数据更多是在激励机制设计层面的结合,如果要在个体农户和集约式农场中走出一条新路,就涉及到如何将参与农村数字经济中的不同参与者组织起来,并在组织中通过围绕某一种农产品的联盟为参与者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农村经济、让乡村真正振兴起来,怎样提供合理的监管与产业治理?以上这些都是建立在农村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区块链从源头保护数据的真实性,从数据中挖掘价值。”对此,一位参会的国内区块链技术机构的负责人受访时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