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迟但到,第九届EEVIA年度中国电子ICT媒体论坛暨2021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克服了疫情的影响,终于在7月20日在深圳隆重举行,物联传媒受邀参与本次盛会。同时,会议还邀请了ADI、英飞凌、艾迈斯半导体与欧司朗、NI、Qorvo、安谋、伏达半导体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围绕工业4.0数字化转型、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趋势、光学赋能、ADAS、UWB应用、计算平台、无线充电等内前沿技术带来了各自企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洞察。接下来,我们将带来本次会议各位大咖演讲的精华,干货满满。
ADI:无缝连接推动工业4.0数字化创新转型
ADI中国区工业市场总监 蔡振宇
工业升级已经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从中美新基建的内容来看,工业4.0、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灵魂。在产能需求,自动化、柔性化程度等日益增长的趋势下,可靠的连接, 数据的互联互通、高效利用是其中的关键手段。ADI中国区工业市场总监蔡振宇表示,就目前来看,对于高中低熟度的企业来说,都有对应的发展机遇以及成长空间。对低成熟度企业来说,业务成果着眼于实际,比如提高相应的生产力、提高效率,关键机遇点在于拓展相应的通信网络。对中成熟度企业来说,当前的IT运营最大的痛点是要改进运营控制,从业务成果来说,会成为数字化优先的组织,因为它还有一个关键机遇,就是它已经可以走到IT跟OT融合的阶段。对高成熟企业来说,已经具备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但是本身要解决产品创新的速度,所以基于云分析、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至关重要。无论是高中低成熟度企业,最后的目的就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将数据价值放大,通过高效、安全的链接来实现运营价值,达成真正的工业互联网。
英飞凌:低碳互联时代加速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
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市场总监 程文涛
碳中和、碳达峰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国也在纷纷关注,各领域的企业也在业务上逐渐将碳中和的概念融入当中。其中,第三代半导体十分符合低碳概念,无论从氮化镓的材料上还是能源效率上来讲,它都将是未来一个非常亮眼的市场。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市场总监程文涛认为:“无论是IoT还是云等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技术,能效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通过与硅基半导体的对比,很明显的发现,氮化镓和碳化硅所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有更好地物理极限,会沿着降低导通损耗一直往下走。”,同时程文涛表示,“第三代半导体的研究早就起步了,不过受限于成本等问题没有获得快速发展。同时,真正投入资本和技术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不过从能效转换的角度来看,第三代半导体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艾迈斯:光学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智能驾驶的重中之重
艾迈斯欧司朗市场与业务发展总监 金安敏
艾迈斯在去年以百亿现金的方式收购欧司朗之后,艾迈斯和欧司朗已经通过一年的时间进行业务整合。这个在当时被称为“以小吃大”的收购案引起了业界的大量关注,其实从现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发展来看,这起收购案是有布局的远瞻的。无论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还是车载摄像头,这是目前自动驾驶最重要三大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车载摄像头就属于光学传感。艾迈斯欧司朗市场与业务发展总监金安敏表示:“虽然特斯拉拒绝使用激光雷达,甚至是毫米波雷达,使用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如果要真正实现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缺一不可,但是目前每辆车的安装数量以及成本还没有降到能够普及的程度,我认为在接下来3-5年自动驾驶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NI: 高保真测试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快速落地
NI资深汽车行业客户经理 郭堉
自动驾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大量收集真实路况和场景的数据,而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从前段时间,特斯拉在国内的行驶限制来看,真实路况和场景的模拟仿真测试似乎更有必要,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也避开了相关政策的限制。NI资深汽车行业客户经理郭堉表示:“自动驾驶的四个趋势有四个趋势,首先是电子电气结构,从原来的传感器都有ECU,到后续都用中央域控制器进行处理,这个会带来很多的新挑战。第二个就是目前的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对于中国来讲,场景库搭建的也不是特别完善,所以由于不断完善的法规,也会带来很多新的测试需求和测试挑战。第三就是我们目前非常耳熟能详的概念-软件定义汽车,比如特斯拉OTA技术,我们都是通过软件定义它的发展,软件的投入和软件的测试也会显得非常重要。最后一块就是AI和深度学习,主要就是部署在ADAS里面的一些算法,通过真实的道路场景,不断优化ADAS的算法,然后更好地识别目标物通过高保真度的软件去仿真所有的路面情况,包括折射率、坡道的斜率等所有的场景。”所以,目前来看,通过高保真的仿真测试,将会是更多自动驾驶车企所需要测试手段之一。
Qorvo:UWB技术将会在消费市场实现多场景应用
Qorvo中国区移动事业部销售总监 江雄
最近一次发布的UWB技术方案是小米的“一指连”,除了小米,UWB(超宽带)技术在最近一两年,也得到了苹果、三星、NXP等巨头的加持,但事实上,UWB作为一项"古老"的技术,在军用领域已经早已使用,进入民用领域也历经了20多年。众所周知,to B类市场具有项目碎片化严重、方案可复制性低、周期长、增长慢等诸多的"顽疾",这也限制了UWB行业的发展,而一旦消费级市场能够打开,对整个UWB行业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Qorvo中国区移动事业部销售总监江雄表示:“现在是UWB消费市场一个很好的爆发时间点了,已经有很多客户在关注和布局UWB, OPPO、小米等手机厂商在使用,美的等电器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同时,江雄认为,相比其它技术,比如跟蓝牙比,传同样字节的时候,UWB时间短,所以平均功耗低,目前在一些温湿度传感器,物联网数据收集的传输的场景中也有使用。
安谋科技:算力的提升将会为互联计算时代赋能
安谋科技高级FAE经理 邹伟
数字化互联时代下,算力的提升已经是板上钉钉。提升算力,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IoT应用场景中所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在数据量逐渐庞大物联网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是现在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无论是从芯片的算力、传输的速度和平台的分析能力,这些都是物联网企业所在关心和需要解决的痛点。安谋科技高级FAE经理在会议上表示:“CPU的负载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不同的场景中需求会不一样,每个环节可能都有Arm处理器,在每个环节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会越来越复杂。第二个是摩尔定律,大家都知道摩尔定律减缓了,但对性能、功耗的追求依然没有停歇,对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第三是非常高的硅成本,生产周期也变长,以前可能两个月,现在生产工艺五个月。”所以,笔者认为在整个物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是好事,但是对于芯片体量和性能的发展能否跟上,这也许是下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风口。
伏达半导体:无线充电3.0的到来,加速场景化落地
伏达半导体无线充电事业部副总裁 李锃
无线充电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特斯拉的线圈充电,发展到现在,在手机等消费产品上,我们可以发现无线充电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从苹果到小米,从无线充电到无线快充,从20w到80w,再到后来国家对手机无线充电功率的限制。可以说,无线充电已经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并且发力到了电荷泵、汽车无线充电等领域。伏达半导体无线充电事业部副总裁李锃表示:“目前无线充电有两个技术路线在发展:一个是怎么让无线充电更快,20W到80W的产品发展;另外一个是让无线充电更自由,现在大家接触的无线充电还停留在比较初级阶段,属于随放随充,接下来还会发展到边走边充。”除此之外,李锃认为,“除了这两条跑道,无线充电的生态也在发展,除了家居、车载,包括中间自拍的补光灯,都是无线充电,还有闹钟和音响都集成无线充电,所以实际上是生态的发展。”无论是有线充电还是无线充电,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从充电效率上来讲,无线充电目前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辅助性角色,而在未来有限充电和无线充电将会处于一个共存的状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