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海涛
你有没有发现,生态已经成为一个言无不及的概念?
得益于互联网大厂的加持,从BAT到TMD,生态的概念为这些公司和他们背后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生态是一弯深深的护城河。那对“芯片大佬”英特尔来说,生态又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英特尔正式提出“精准医疗伙伴计划”,依托自己的硬件内核和技术的积累,着力拓展医疗领域的生态边界:依托自身算法优势以及软硬件能力,英特尔如同一个计算能力极强的大脑,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英特尔生命科学事业部门曾提出:“在2020年实现24小时之内完成,包括基因序列检测、数据分析、疾病诊断,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内的精准医疗的主要过程。”
过去的2020年,这一战略又得到正式的检验:汇医慧影、心医国际、钛米机器人、第四范式、江丰生物、汇川技术等多个英特尔医疗生态企业浮出水面。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拿出病患诊疗、远程医疗、疫苗制造等多种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显然,经过近五年的布局,英特尔的医疗生态雏形渐渐丰满。
作为一个以硬件为底层核心的科技公司,英特尔这条医疗护城河有着怎样的广度和深度?
近日,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对英特尔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首席技术官吴闻新、以及心医国际、江丰生物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对话。
生态是英特尔的技术前台化战略
长期以来,技术的特征和革新给人的感觉,更多都是陌生与隔阂。
对此,英特尔有着深刻的感受:
尽管一步步将芯片制程从22纳米做到14纳米,10纳米,但让每个用户记住却只有i5与i7的区别;
尽管占有超过80%的CPU市场份额,但toB的业务特点,让其与广大用户似乎总是不太“来电”。毕竟,英特尔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标签,仍是“芯片”。
这也是英特尔,想要打破隔阂,与用户拉进距离的一个重要考量。
英特尔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CTO吴闻新表示:“在整个生态链中,技术往往在背后,不容易被大家所感受,但生态化的策略,则可以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直接体验到技术的价值,特别是医疗,包括患者、医生、管理者都可以在诊疗流程中,折射出技术带来的改变。”
为此,英特尔开始从硬件的角度来构建医疗生态策略。
詹姆斯·弗·穆尔认为,一个商业生态圈的建立,需要四个独立阶段:开拓、扩展、领导与更新。
英特尔在医疗生态圈的开拓,也恰好是从底层技术协作开始,并根据医疗赛道多领域和碎片化特点,制定产业对接、应用落地和创新加速三个布局策略。
其中,产业对接主要面向已有稳定市场和产品,并根据用户需求,寻找更优解决方案的成熟企业。
以英特尔和心医国际的合作为例。
作为一家医疗云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心医国际在合作之前,就已经通过与国家省级、市级,以及各级卫健委合作,在全国600个城市落地远程医疗平台。
心医国际总裁邰从越表示,“心医远程的远程诊疗对于技术的需求尤为复杂——特别是在卒中抢救过程中的时延或停顿、掉线,对于远端救治患者的医生来讲,或许短短两三分钟就意味错失了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对此,英特尔主要从对方的远程医疗和卒中领域及时性需求来构建合作生态,为远程的卒中远程诊疗,提供视频处理、网络传输、编解码等功能,并根据临床视讯清晰度要求,提升CPU。
吴闻新表示:“现在医疗行业中,许多设备都要数字化,这些设备的接入,数据的采集,以及快速的处理,都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软硬件的互补,对于这种需求和这类企业,从场景发掘和复杂环境技术支撑,英特尔都能提供帮助。”
而应用落地,则主要服务于那些技术能力较强,但产品缺乏落地能力的创新企业。
在医疗生态中,英特尔与江丰生物的合作正是基于这个特点。
江丰生物的技术研发主要都是在病理方向,这一领域虽然被医学界誉为诊断的金标准,但当下在国内则面临着病理医生从业门槛高,数量缺口巨大的核心挑战。
据江丰生物统计,全国每年病理检查数量大概有6000万,但细胞病理注册医师只有1000人左右,这么少医生去完成这么大的筛查量,就会导致报告及时性和准确性等多个问题。
为此,江丰生物致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病理工作效能,并相继成功研发宫颈癌细胞筛查和结核分枝杆菌辅助筛查,两款病理人工智能识别产品。
相比于技术研发,对于江丰这样的一家创新公司来说,最大的困难点还是产品的落地。
据江丰生物副总经理桂坤介绍,首先,AI本身的局限性。
以宫颈癌为例,在使用AI过程中,针对不同医院,制片方式有很多差异,同样制片方式,在不同医院也会有差异。AI在应用过程中,泛化能力将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
其次,客户思维方式的转变困难。
从医疗AI的落地经验来看,准确率很难做到百分之百,但病理诊断本身就是一个临床金标准,医院对于结果容错率较低。
对此,英特尔主要从AI的整体推广和落地提供帮助。
首先,针对AI的泛化能力问题,双方逐渐在行业内探索病理AI的标准化工作,打造病理数字化标准;
其次,AI的落地和准确率问题,双方则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来构建新的筛查体系,并进行项目落地。
英特尔开拓医疗生态的最后一个策略,则主要指向于技术尚在开发,但有较大潜力的初创企业。
吴闻新表示:“作为产业的发展合伙人,在整合产业资源、助力产业,推动创新技术应用落地之余,英特尔也在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扶持等方式,来激发全行业的创新加速。”
这其中最大一个动作就是“英特尔资本”。
作为公司下设的战略投资和并购部门,英特尔资本的投资方向主要指向创新型公司,在成立的30年时间里,先后对1560家公司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逾126亿美元。
其中在医疗领域当中,就先后投资梅卡曼德(AI机器人)、Synthego(基因组工程)、汇医慧影(影像AI)、EXO lmaging(手持超声)等多家创新技术企业。
甚至,江丰生物在之前的创业当中,也曾于2020年4月获得英特尔资本的B轮融资。
生态伙伴中,英特尔有怎样的地位?
任何合作都不是一方搭台的独角戏,同时重金也很难砸出一个稳定的生态体系,这对于英特尔的生态策略亦是如此。
事实上,像心医国际、江丰生物这些企业,之所以和英特尔达成生态合作,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考量。
在心医国际总裁邰从越看来,在医疗行业中,英特尔强调生态,布局医疗IT的心医国际也有着同样的逻辑。
他表示:“心医国际虽然立于远程诊疗的节点环节,但能链接到的生态的场景,可以从院前、院中,一直延伸到院后的随访,其中不仅包括IT技术服务,背后还有触达药品、相关设备、相关保险的各种医疗服务。”
而心医国际要做的也正是以数据网络为中心,围绕临床专科,KOL,临床医生、药厂、生物公司、器械公司形成基于数据化服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心医国际先后围绕药品流通、医药企业、医疗集团、保险企业等方面,和国药集团、华为、阿里云、阳光保险集团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达成合作,共建互联网+医疗生态环境。
“在这个生态环境当中,英特尔的生态合作恰好可以补充我们的创新科技和硬件环节,通过拓展深入科室业务的专科场景数据,来协同服务专科医疗”邰从越表示。
这其中,以贵州的远程诊疗为例:
一名脑疾病患者在犯病之后,没有像过去一样,赶到几百公里之外的省中心医院进行救治,而是到最近的镇卫生院,通过院内部署的英特尔远程诊疗硬件设备和三甲医院的专家建立联系,进行紧急救治和沟通,后续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所需的特殊药品也从这样的专科体系进行调拨。
在这样的一整套流程下来,患者获取救治的及时性时间从过去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30分钟以内,此外因为所有诊疗过程都围绕着患者的近端完成,为此节省了大量的路费、住宿的个人花销支出从过去的3000元,节省至269元。
而另一家生态企业——汇医慧影,在合作中则主要看中英特尔的技术和全堆栈解决方案能力。
作为一家以医疗数据为驱动的医疗AI企业,汇医慧影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已经先后发布了肺结节筛查、骨折智能辅助诊断、胸片智能辅助诊断、主动脉夹层等多种人工智能研究平台。
但作为一家创新公司,如何将产品打磨成熟,嵌入完整的解决方案,一直都是汇医慧影面对的首要难题。
以乳腺癌人工智能筛查产品为例,虽然在临床中已经获取大量训练数据,但怎样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模型筛查精度,以及临床易用性,都是研发团队需要面对的挑战。
汇医慧影CEO柴象飞表示:“作为一家研发创新技术的企业,在于其他企业合作中,既需要找到伙伴,同时也需要可以学习的老师。”
在此背景下,汇医慧影选择了英特尔的Inception-v4,以及inception-resnet-v2等深度网络,对乳腺癌产品进行了优化,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推理效率和检测效率,使乳腺癌诊治得到了突破。
早在2018年,汇医慧影就将乳腺癌筛查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平台上,从而实现不同深度学习算法的移植、优化和重新部署,对乳腺采集影像进行像素级别的特征识别,为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全面的个体化的综合信息。
那个时候,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郭娜就表示,“从GPU到CPU,这个成本就已经降下来了,而且CPU的普及率非常高,可能直接在CPU上升级就能享受最新的服务,而不是再部署硬件。另外就是云端的东西,只要开一个接口,在云上就能享受这个服务,这都是科技带来的一些新的便捷方式。”
结语
随着医疗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以及AI、5G等各种新技术的加入,各种医疗市场已经逐渐从闭环走向开放阶段,像医院管理、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都在开始倡导多方协作。
此外,华为、字节跳动、美团、百度等科技巨头也在逐渐跟随这波融合趋势,向医疗产业的方方面面逐渐进军。
或许接下来,在时间的见证下,我们即将看到互联网化、科技+医学知识的新医疗超级生态的形成,并根据这个生态中各个企业分工角色的不同,来区分他们医疗护城河的真正深度。
本文经雷锋网授权转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