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 8 大安全威胁和挑战


来源:物联传媒   时间:2021-09-20 17:47:19


在这个技术变革的时代,物联网(IoT)是最流行的技术之一。 随着设备和技术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它们面临的危险和漏洞也随之增加。 物联网在过去十年中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许多公司使用物联网来开发更智能的运营。

据 Business Insider 称,到 2027 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预计将达到 410 亿。智能建筑设备、机器学习和 5G 等新兴工具和技术可显着提高效率,并在家庭和企业中实现更多控制。

物联网致力于将您所见的一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其中包括从新应用程序到由卓越的物联网开发人员创建的各种智能小工具的任何内容。 2017 年全球物联网 (IoT) 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至约 1.6 万亿美元。

但是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呢?任何专业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公司都会认为这是最困难的问题。实际上,它是目前探索最少的网络安全领域。因此,技术尚未达到顶峰。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一些物联网安全挑战。

物联网的安全挑战

联网设备会带来各种安全风险。虽然物联网使新的小工具能够连接,但一般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不新鲜。以下是缺乏适当物联网网络安全的企业网络面临的一些最严重威胁:

不一致的安全标准

说到安全标准,物联网有点不合时宜。公司和利基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意味着所有公司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协议和指导方针。

缺乏标准化使得保护物联网设备变得更加困难,也使得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允许机器对机器 (M2M) 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困难。

处理能力低

大多数物联网应用程序只需要很少的数据。这降低了成本并延长了电池寿命,但它使无线 (OTA) 更新变得困难,并禁止设备使用网络安全工具,例如防火墙、病毒扫描程序和端到端加密。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此时网络本身必须具有内置的安全措施。

遗留资产

如果应用程序的开发没有考虑到云连接,它很可能容易受到当代网络攻击。例如,这些较旧的资产可能不符合更新的加密标准。在不进行重大更改的情况下将过时的应用程序准备好互联网是很危险的——但这并不总是可以通过历史资产来实现的。多年来(也许几十年),它们已经拼凑在一起,即使是很小的安全升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用户缺乏意识

多年来,互联网用户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护他们的 PC 和手机。人们更加意识到病毒扫描的重要性,他们也意识到不应该阅读垃圾邮件。然而,由于物联网是一项新技术,很多人对其概念和功能并不熟悉。因此,制造商、消费者和公司可能会在物联网设备中构成重大的安全风险。黑客以人和设备为目标。一些用户在小工具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结果,人们在不知道后果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僵尸网络攻击

僵尸网络是一种隐藏恶意软件的链接设备网络,它使劫机者能够执行各种诈骗。这些机器人用于自动执行大规模攻击,例如非法访问、服务器崩溃、数据盗窃和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僵尸网络通常旨在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开发、自动化和加速攻击。为了有效地进行攻击,黑客可以远程访问设备并感染数以千计的工作站。安全系统可能会发现很难区分真实通信和恶意通信。

缺乏加密

常规传输缺乏加密是最大的物联网安全问题之一。许多物联网设备不加密它们传输的数据,这意味着如果有人闯入网络,他们可以捕获发送到设备和从设备发送的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

缺少固件更新

另一个主要的物联网安全问题是部署的设备是否存在导致漏洞的错误。无论它们来自您自己还是第三方生成的代码,制造商都需要能够升级他们的固件,以避免这些危险情况。理想情况下,这应该远程进行,但这并不总是可行的。如果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过低或其消息传递能力有限,您可能需要与设备进行物理联系以发布更新。

非法和假冒物联网设备

所有单个设备的边界封闭和管理是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挑战。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制造量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家庭网络的问题。

用户未经授权在受保护的网络中安装非法和假冒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要么替换原有设备,要么集成到网络中以捕获敏感信息和数据,从而突破网络边界。

这些设备可以配置为充当恶意接入点、摄像机、恒温器和其他类型的设备,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通信数据。

结束!

世界各地有如此多的技术可用,而且智能设备每天都在激增,物联网是当今和未来的新面孔。对于组织而言,物联网设备网络的可见性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只有 42% 的公司可以检测到易受攻击的物联网设备。

尽管有多种方法可以保护您的 IoT 网络设备,但首先要从最简单的预防措施开始,以降低风险。根据可能风险的性质,您可以实施更广泛的补救措施。

考虑到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在物联网设备和通信网络上安装安全机制非常关键。此外,还建议在首次使用之前不要使用默认设备密码并了解设备安全要求,以保护设备免受攻击者或安全威胁。

禁用未使用的功能可能会降低安全漏洞的可能性。研究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中使用的各种安全协议也很重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聚焦RFID固定资产管理,常达智能物联助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变革 聚焦RFID固定资产管理,常达智能物联助力建筑施工行业创新变革

精彩推荐

产业新闻

物联网的 8 大安全威胁和挑战 物联网的 8 大安全威胁和挑战

热门推荐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