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3 月 25 日,亚马逊云科技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首次正式发布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中国业务战略。亚马逊云科技是亚马逊 AWS 本月初面向中国区域更改的新名字,以彰显其对国内市场的重视。
这次亚马逊云科技发布的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中国业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让使用中国区域的中国客户享受到全球领先的云科技和服务以更好地深耕本地业务;
海外的全球客户通过使用中国区域保持全球IT架构和体验的一致性;
中国客户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服务出海走向世界。
简单来说,就是帮中国客户深耕国内业务、帮国外客户扎根国内云业务、帮国内客户出海。
显然,这 “三驾马车”覆盖面很广,基本就是要通吃的节奏。
云计算,它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样,都是未来最关键的基础技术之一。纵观全球云计算市场,亚马逊的 AWS 可以说是很难找到对手。数据显示,2018 年和 2019 年,亚马逊 AWS 的市场份额分别是 47.9% 和 45.0%,领先第二名好几个身位。
在全球市场首屈一指的 AWS 云计算服务,此次改名的契机,是要大力加码国内市场。目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发展已经有些年头,目前格局也相对稳定,如下图,阿里云、腾讯云占据第一梯队,后面还有百度云、华为云、金山云等,亚马逊 AWS 要想改变这个格局,绝非易事。
但是我们从另一面也能看到,在国内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中,亚马逊 AWS 的市场份额其实并不是很低,并且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这或许是亚马逊加码国内市场的底气。
同时,国内云计算仍然以 IaaS 为主,IaaS 占比约为 68%,SaaS 的比例较少,这就是以 SaaS 为主的国外云计算厂商的机会。
此外,我国云计算市场和应用本质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且整体市场规模一直在上涨,远没到见顶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随着云计算被写入 “新基建”,整个行业必将迎来新的增长风口,在向更多行业、领域应用、渗透的过程中,新的机遇、挑战层出不穷,国内云计算的行业其实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所以,机会是有的,就看亚马逊云科技具体通过什么方式来推动中国区域业务发展了。
在发布会上,亚马逊也着重提出了他们用来推进 “三驾马车”中国业务战略背后的五大举措。
首先,是继续植根中国,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我们知道,亚马逊拥有覆盖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这是 AWS 的一大优势,并且在发布会上,亚马逊云科技还宣布,将在今年正式发布北京区域的第三个可用区。
第二,是与光环新网和西云数据协作,加速全球云服务和功能在中国区域的落地。2020 年,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北京及宁夏区域共推出超过 400 项新服务和新功能,同比增长 35%,2021 年,还将继续加速。
第三比较重要,是融合全球与本地的丰富客户实践,帮助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快速拥抱云,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并重点在金融、制造、汽车、零售与电商、医疗与生命科学、媒体、教育、游戏、能源与电力等行业发力,通过亚马逊云科技在各垂直行业端到端全产业链方面的丰富经验,加速海外客户落地、中国本地客户转型和创新,以及本地行业的升级。
例如在汽车行业,亚马逊 AWS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丰田汽车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云上数据的分析平台,支持他们的车联网。而在中国,也帮助丰田互联在短短的 5 年时间就落地了支持车联网的数据湖平台。
同时,在这次发布会上,亚马逊云科技还宣布与华米科技开展战略合作,华米科技在全球全面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支持其覆盖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芯端云”战略布局。
第四,是帮助合作伙伴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丰富和提升中国的云产业链。
第五,则是打造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云计算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培养未来云计算人才。
其实这五大举措,总结来说其实就是:利用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全球云计算领先者的优势和创新精神来为千行百业赋能。
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要说真正赋能到各行各业,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这不像消费级市场,巨头可以一马平川,赢家通吃,千行百业就像是耸立的崇山峻岭,特别是在私有云、混合云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都不一样,要啃下它们,需要有足够的优势。
亚马逊云科技的优势在于,它有广泛深入的云服务,有丰富的全球客户实践,还有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伙伴网络,最后还有引领行业的安全合规的理念和实践,这些将帮助亚马逊云科技让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所以最后还是回归到 “三驾马车”这个战略上,正如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所说,这三驾马车 “互相融合、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更与 “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谋而合”,因此,这不仅是体现亚马逊云科优势和定位的战略,也是他们植根中国持续发展的根本。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