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假降噪”被曝光,教你避坑三诀窍


来源:智东西   时间:2021-07-20 08:05:19


疯长的降噪耳机市场正面临严峻的质量危机。

央视上周的《每周质量报告》瞄准耳机市场重拳出击,针对 47 家企业的 60 副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结果发现,50% 的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近 40% 宣称有降噪功能的产品,其实根本不支持主动降噪。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终将风险监测的耳机产品认定为中等风险,认为这些降噪量不足的降噪耳机,可能会使消费者在嘈杂环境中调高音量,而噪声声压级过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实际上,随着苹果 AirPods 引爆了 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市场,主动降噪功能已成为许多中高端 TWS 耳机的标配功能,也有越来越多品类的耳机将主动降噪功能作为主打卖点。

在这个背景下,国内降噪耳机市场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扩张。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称,2019 年国内降噪耳机产值已将近 214 亿,同比增长 73.58%,占耳机行业总产值的 30.9%。同时,现阶段我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 300 家左右。

大量玩家蜂拥而至背后,难以避免地催生出不少行业乱象,此次央视披露质量良莠不齐的主动降噪产品,也给正在井喷的耳机市场敲响了一记警钟。

造成这些主动降噪耳机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危害?更重要的是,这场乱象揭露后,从行业到政策层面是否能找到相关解法?为此,智东西与不少供应链人士展开了深入交流,一起来探寻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01. 四成降噪耳机“降了个寂寞”,虚标问题严重凸显

在这次风险监测的 47 家企业共 60 副主动降噪耳机产品中,有 35 副是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25 副是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价格区间为 199 元至 2950 元。其中,国内品牌主动降噪耳机为 20 副,国外品牌为 40 副。

由于目前国内标准主要针对通用耳机,所以负责此次风险监测的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参考了欧盟及军用的相关标准,检测项目包括最大声压级、主动降噪量、综合降噪量等。

检测过程中,测试员模拟了火车站、机场等场所的噪音环境,输送了 100 分贝的总噪音量,并打开测试耳机的主动降噪开关检验效果。

噪音曲线图显示,当测试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开启后,低频段的声音曲线与 100 分贝的噪音曲线几乎重合,数值上仅是下降了不到两个 dB。这就意味着,这款耳机几乎没有起到主动降噪的效果。

早在央视记者调查过程中,这款耳机的客服人员宣称,该产品在低频段可降低 20 分贝的噪音,但实测表明左右耳的降噪量还不到 10 分贝,降噪体验并不好。

最终结果显示,在 60 副受测试的耳机中,主动降噪量低于 10 分贝的耳机有 30 副,甚至有部分产品主动降噪量低于 5 分贝,占比超 10%。

不仅如此,还有部分产品竟然连左右耳的降噪量都无法做到一致,最大偏差达 7.4 分贝。“当耳机左右耳降噪量超过 3 分贝时,就会导致左右耳听感不适。”测试工程师说。同时,还有近 4 成宣称有降噪功能的产品,事实上根本不支持主动降噪,存在严重的虚标问题。

而主动降噪功能质量不佳,将给消费者的听力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今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听力受损人群占比五分之一,影响人数超过 15 亿。

另一方面,适用于消费类便携式音频设备、头戴式以及耳塞式耳机的欧盟 EN50332 标准提到,当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处于 80 分贝以上的环境中,都可能造成听力损伤。例如,一天中处于 80 分贝环境下 8 小时,可能会损伤听力;处于 107 分贝环境下 1 分钟,就可能造成听力损害。

如此看来,严格规范主动降噪耳机降噪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十分迫切的问题。

02. 风险测试耳机背后,主动降噪技术设计环环相扣

为什么这些风险测试的耳机主动降噪能力如此参差不齐?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吴蔚华谈道,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产品在硬件设计和算法处理方面不足,无法准确识别并处理外部噪声,导致降噪耳机在消除外部噪声方面效果较差。

实际上,主动降噪技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通过麦克风采集环境中的噪音信号,同时内部产生一个反相的声波来抵消噪音信号。这不仅需要麦克风负责噪音采集,还需要处理器来预测噪音出现的情况。

简单来说,主动降噪的实现需要降噪芯片、麦克风与降噪算法等多方面的优化与调节,背后的技术难度十分复杂,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单从降噪芯片来看,当前业内的主动降噪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主控蓝牙芯片中集成主动降噪,如高通、华为、恒玄、中科蓝讯、络达、瑞昱等;二是直接开发一款降噪芯片,如 ams(艾迈斯半导体)、ADI(亚德诺半导体)、Dialog。

▲ 华为 FreeBuds 真无线 TWS 耳机的主控芯片采用恒玄科技解决方案(图源:我爱音频网)

吴蔚华还补充,左右耳降噪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左右耳机所使用的器件质量一致性差造成。

“那些耳机大都由小厂生产、盲装,降噪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没法保证。”一位主动降噪耳机公司员工透露,“一套主动降噪的测试设备价格 20 多万,一条产线至少要配备一套,没有实力的工厂都不会配备的。”他告诉智东西。

一般来说,主动降噪耳机的生产检测过程包括喇叭主件扫频、电声综合测试、RF 测试、ANC 测试,基本都是 ANC 设备测试,还需要看降噪曲线。

例如,图中的红色曲线是主动降噪关闭后的噪音曲线,绿色曲线是主动降噪开启后的噪声曲线,中间的差额就是降噪深度。

他提到,主动降噪是根据外界的噪音大小实时生成降噪深度的,数据并不固定。不过,降噪深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降噪深度过高容易导致耳压过高,会让人产生晕车的感觉。“现在市场上降噪深度最多也就 40dB。”他说。

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 TWS 降噪耳机的设计与一系列复杂的生产过程息息相关。

“性能好坏并非由测试设备决定的,不是测试通过耳机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降噪效果。而是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着严谨的逻辑和精密的生产要求,沿着芯片 —PCBA— 算法 — 麦克风 — 组装 — 流水线生产等多个步骤进行。”我爱音频网 CEO 豆总告诉智东西。

“同时做成品前还要对板子进行测试,加入麦克风等零部件后也要进行降噪测试。设计与生产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设计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她说。

03. 产品良莠不齐的行业硬伤:概念混淆、标准缺失、良品率低

当我们将视野从产品本身拉长到整个行业,造成当下市场主动降噪耳机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有许多。

一位国内品牌音频线产品负责人告诉智东西,很早之前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这些问题。“降噪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就是把外部噪音减小,但实际上它涵盖了多种概念,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例子就是通话降噪和主动降噪。”他说。

简单地说,通话降噪是让用户传输到电话另一头的声音更加清晰真实,抑制外部环境噪音的干扰,让电话另一头的人听得更爽;而主动降噪则是让用户自己听到的声音更加干净,降低不同场景中噪音的干扰,让自己听得更爽。

但有些厂家就将通话降噪和主动降噪混为一谈,把通话降噪功能宣传为主动降噪,实际上并不具备主动降噪功能。

“二是主动降噪也包括物理降噪和通过算法实现的 ANC 主动降噪二部分,其中物理降噪是指通过物理方式将外界噪声进行隔离。”该负责人谈到,尽管现在有些厂家通过被动降噪和一颗 MEMS 麦克风,就能做到比较浅度的主动降噪,但实际上行业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 ANC 主动降噪,应该具备物理降噪、前馈和反馈算法综合实现的混合降噪模式。

因此,由于这些不同降噪概念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乱象。

在我爱音频网 CEO 豆总看来,降噪耳机为什么不好做?主要有以下 3 个原因:

1、头戴式降噪耳机已经非常成熟了,同时具有物理结构上的优势,两边耳机分别配备一颗降噪 IC 能够有效地带来降噪效果。但是真无线耳机具有降噪功能,还是因为苹果在 2019 年发布 AirPods Pro 才开始流行起来。

真无线耳机产品非常小巧,大多数只有拇指甲盖儿那么小,要在这么小的体积内做好音质、通话质量、佩戴感受的同时做好降噪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降噪耳机降噪标准,因此耳机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级别,现在市场上不论是能够达到 40db 或者 20db 的耳机产品,都不能说去直接评判好坏,或者优劣,因为还没有合适的测试、认证标准。

3、TWS 降噪耳机背后的设计生产环节是非常困难及复杂的。目前市场上的 TWS 降噪耳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对麦克风、喇叭等元器件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耳机的良品率。

当前量产的 TWS 降噪耳机普遍未大规模生产,未有大量单款订单给员工和产线练手,生产工艺不成熟,类似于一直在试产,由于 TWS 降噪耳机的特殊性,很多问题需要做成成品后才会出现,由于 TWS 紧凑的结构和胶水工艺的使用,几乎无法维修,拆机后外壳报废率 100%,PCBA 损坏率也比较高。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真无线降噪耳机,还需要大量的用户使用后,进行反馈,然后在进行产品升级,这一新兴的产品还没有经受过完整的市场论证和消费者洗礼。“我们需要给耳机品牌时间,也需要给技术提升发展的空间。”豆总说。

04. 市场监管局督促相关企业,行业标准制定面临挑战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市场对低价产品的接受度较高,消费者对降噪的认识还不普遍,加之市场中部分降噪耳机模糊降噪概念的做法,进一步误导了消费者。

因此越来越多相关机构呼吁,要尽快推动降噪耳机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规范产品研发设计,也通过标准标称、检测的手段,屏蔽掉标称降噪却无法实现的伪降噪产品。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相关企业进行质量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安全评估处处长李贺军在央视采访中谈道,一方面是向企业发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告知书,督促企业消除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调校降噪算法,提升产品降噪能力。

但实际上,降噪耳机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面临着不少挑战。

“因为主动降噪和人的主观听感密切相关,与心理声学结合得较为紧密,不同人对不同噪音的感受是各不相同。”一位国内品牌音频线产品负责人谈道,现在行业能做到的只是在客观标准上进行调校,比如降噪最大深度还不是全频谱的,大家一般不说平均降噪深度,而是最大降噪深度。

“其次准确的主客观降噪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说,即便制定了一个客观标准,但客观标准有时不能完全代表人的主观听感,不同人之间也有所差异,所以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挑战很大。

因此该负责人认为,目前所有耳机的降噪方案基本都是以 BOSE 最初的降噪框架,以及苹果的框架为参考。“大多都是在原理和软硬件架构上基本一致。”他补充说。

05. 消费者避免踩“坑”三诀窍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从购买环节避免踩进降噪耳机的“坑”呢?在智东西与多位行业人士的沟通中,我们总结了三个简单且实用的方法:

一是尽量选择品牌产品,品牌耳机产品在架构设计、研发、后期设计、样本人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降噪功能效果更具普遍性;二是购买前多参考品牌口碑和其他消费者的使用反馈;三是有机会去实体店现场体验。

与此同时,有专家建议,所处环境中噪音每增加 3 分贝,每天听音时间就要成倍缩短。例如,在 80 分贝环境中,每天听音时间要控制在 8 小时之内;83 分贝时,每天听音控制就要控制在 4 小时,以此类推,以免听力损伤。

06. 结语:新兴市场螺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 TWS 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今降噪耳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穿戴产品之一,各类样式产品层出不穷,深受不少消费者喜爱。

但在市场盛行带来的巨大机遇背后,大量玩家的涌入催生了不良现象,降噪耳机产品质量的“缺斤短两”,不仅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也给消费者的听力健康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尤其在缺少行业标准和政策规范的现阶段,如何加强市场严格监管,从源头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为每一个玩家和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与方向。

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我们期待降噪耳机在未来也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苹果发布 Safari 14.1.2 更新:适用于 macOS Catalina/Mojave 苹果发布 Safari 14.1.2 更新:适用于 macOS Catalina/Mojave

精彩推荐

产业新闻

AT&T 与 Dish 签署超 50 亿美元合作协议,提供语音、数据漫游服务等 AT&T 与 Dish 签署超 50 亿美元合作协议,提供语音、数据漫游服务等

热门推荐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