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医疗机构一直在部署HF RFID技术,以解决患者安全、药物跟踪和设备卫生问题,从而确保患者护理的环境安全。
为满足这一需求,技术公司ELATEC正在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识别医护人员、患者、药物和资产。该公司称,其目标是确保产品、设备或患者服务的正确处理和分配,并保护对患者电子记录的访问。
ELATEC的客户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使用的解决方案包括支持RFID的病房推车,用于识别医护人员并保护患者床位事务的安全。此外,该公司还支持每个病房中的多媒体终端,这些终端利用RFID阅读器来识别患者或医疗工作者,以及基于RFID的医院紫外线(UV)消毒系统授权方的识别。
这些解决方案的核心是ELATEC的TWN4系列无源13.56 MHz HF RFID阅读器,符合ISO 15693标准。
2020年1月,UV-Concepts系统面市,这补充了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过程。这些设备结合了ELATEC阅读器,以认证使用该消毒设备的每个用户的身份。每个标签读取都会创建一个事件的数字记录。
根据U-Concepts联合创始人兼CEO杰里米·斯塔克维瑟(Jeremy Starkweather)的说法,UV-Concepts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紫外线辐射装置,称为紫外线罩 (UVE),目前已在学术和社区医院以及美国政府运营的医疗中心使用。
自创立以来,U-Concepts已经在大约20个站点安装了UV-Concepts系统。
斯塔克维瑟表示,“使用我们的技术是对医疗环境中设备清洁和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的重大改进。”紫外光可有效杀死UVE装置内的微生物,但该系统要求使用该设备的人员要获得授权并明确识别。因此,UVE内置有RFID徽章阅读器。
使用前,医疗工作者首先将诸如轮椅之类的物品带到UVE进行消毒。他们先将与他们的身份相关联的HF RFID徽章,轻靠阅读器附近。如果他们被授权使用该设备,设备将开锁并允许放轮椅进去。
医疗工作者必须再次使用相同的徽章才能关闭门并打开消毒系统,从而启动一个六秒的循环。这可确保该过程已由受过培训的用户完成。如果个人无权使用该设备,设备将无法运行。UVE系统还可使用蓝牙标签访问设备,设备内部的beacon可以识别这些蓝牙标签。因此,云端管理软件可通过RFID数据知道谁使用了该设备,或根据蓝牙传输了解哪些设备经过了消毒。
ELATEC产品经理肖恩·胡钦(SeanHouchin)称,ELATEC一直在为其他解决方案商提供保护患者数据的系统。例如,医疗工作者携带的RFID徽章在他们提供患者护理时可唯一地识别医疗工作人员。有时候,员工会使用病房推车运送药物,推车上安装有RFID阅读器。医院则采用小型手持条码扫描仪。在床边治疗患者时,工作人员可以读取HFRFID徽章以识别自己,然后扫描患者的腕带。如果治疗过程中有使用了麻醉剂,则推车可以保持锁定状态,直到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被识别出来。
一旦获得授权,员工就可以使用推车中的药物。通过读取患者腕带上的标签,医院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识别他们所照顾的患者就是他们应该向其分配药物的人。软件可以显示患者记录信息,并且医疗工作者可以确保他们将要分配的药物与处方药是相匹配的。胡钦说,该软件可以显示有关适当剂量水平的信息,收集的数据可用于管理库存和触发计费。
此外,该系统还能管理患者记录,包括印刷材料,以确保医院遵守HIPAA法案。如果医生、护士或管理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纸质文档,他们可以使用ELATEC的技术,将HF阅读器集成到打印机中,在发布要打印的文档之前识别个人。当此人在集成阅读器的识别范围内出示RFID员工证卡(或经移动认证的智能手机)后,文档才会开始打印。这样,医院可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个人才能访问文档。
ELATEC的技术在实验室中也被用于跟踪患者样本,以确保它们不会被错误处理或丢失。在这样的情况下,RFID标签会附在样本或小瓶上。当该样本被放进诊断机器时,连接到该设备的RFID阅读器会读取标签,认证样本身份并显示必要的信息。从该事件中捕获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医院的软件中,以确认何时以及由谁进行了哪些诊断测试。
“跟踪实验室样本已成为一项非常大的需求。”胡钦表示。
ELATEC阅读器支持多媒体终端,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使用这些终端访问娱乐服务。床边触摸屏终端允许患者从自助餐厅或自动售货机下订单,以及访问电视或互联网服务。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都可以先使用RFID徽章或腕带来识别自己以便有权使用终端。此外,医生还可以获得患者的床边数字信息。
紫外线卫生技术可以降低通过受污染的表面传播健康相关感染 (HAI) 的风险,越来越受到医疗机构的关注。斯塔克维瑟认为,仅依靠手动清洁和消毒过程无法解决这种风险,而医疗设备可能被致命的病原体污染,在许多医院中的污染率高达30%到50%。由于污染率如此之高,医疗机构一直在与技术公司接洽,希望提高一层效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