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过最早的几代智能手机,一定会对当年蓝牙的盛行有很深的印象,在那个没有微信、QQ还是3G版的年代,我们通过蓝牙传文件、传照片,只需短短几秒钟,那种感觉真是很酷炫。
结果到了现在,蓝牙逐渐成为了那个“基本不主动用,但如果没有还挺不适应”的功能,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蓝牙耳机和各类体积较小的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穿戴设备,都是基于蓝牙来进行信息传输的,蓝牙这个技术,凭啥坚挺到现在?
蓝牙是最先由爱立信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1998,爱立信与诺基亚、IBM、东芝和英特尔联合成立了蓝牙技术联盟的前身以推动该技术,这让蓝牙一度成为众多厂商概念产品以及终端设备的新宠。身为蓝牙技术联盟的成员,爱立信在2001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蓝牙手机t36,之后摩托罗拉、三星等厂商迅速跟进,蓝牙也因此得以在各种手机设备、蓝牙耳机、蓝牙网关、蓝牙USB接口适配器等小型产品中普及。
但网络建设的速度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宽带逐渐走向了万千寻常百姓家,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94%,千兆光网覆盖家庭超过1.2亿户,固定宽带端到端用户体验速度达到51.2Mbps,这使得以Wi-Fi和NFC为代表的两大技术相较于蓝牙技术更加为人所熟知,但这两种技术都没有把蓝牙“斩于马下”,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平日里最常使用到的功能之一,Wi-Fi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Wi-Fi的很多特性都和蓝牙相似,正如我们都熟悉的那样,Wi-Fi直连功能已经被很多设备所应用,如索尼QX系列无线镜头、Sonos音箱等,涉及打印、游戏、视频、音乐、显示等多种领域。另外,相比蓝牙的24Mbps传输率,Wi-Fi最高可以实现250Mbps的速度,并且在未来有望实现每秒2GB的数据传输速度,这是蓝牙无法企及的优势之一。
但Wi-Fi的使用场景十分有限,主要还是由于功耗过高,所以不适合可穿戴、健身等需要低功耗传输的设备。但对于家用领域,比如无线音箱、视频同步传输等领域,Wi-Fi显然更具优势。类似智能手环这样的设备,使用蓝牙是最为稳妥的方案。
而NFC(近场通信技术)近年来的普及率也开始大幅度增加,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蓝牙的威胁,它特别适合在短距离实现点对点连接的场景,同时功耗也更低。不过它的不足也在于距离,需要4厘米左右的接触才能够实现传输。因此目前NFC通常是扮演一个“桥接者”的角色,Android设备往往利用NFC作为蓝牙验证的方式,让用户免去配对的繁琐,直接通过接触实现蓝牙连接。
而蓝牙在出生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了若干次标准的变化和技术更新,进入4.0时代以后,蓝牙传输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BLE低功耗功能,提出了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和高速蓝牙三种模式。而5.0则彻底打开了物联网时代的大门,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4.2的两倍(速度上限为2Mbps),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4.2的四倍(理论上300米),数据包容量是蓝牙4.2的八倍。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结合WiFi可以实现精度小于1米的室内定位。同时针对IoT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为智能家居服务。
说到底,Wi-Fi也好,NFC也好,Zigbee也罢,这些技术本质上是与蓝牙技术的互补,而非替代关系,而借助智能家居的这股新风,蓝牙也出现了新的转机,随着技术发展,蓝牙将成为智能家居领域里不可或缺的技术,另外蓝牙技术联盟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mesh操作增强功能,让mesh在智能照明、智能楼宇等工业场景中得到更多应用。
蓝牙所具备的超低功耗、高速率、较远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网络安全性高、智能化控制功能等特点,让它在物联网时代站稳了脚跟,根据研究机构预计,到2021年,全球蓝牙设备有望突破60亿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