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四,Twitter宣布正式推出其有史以来首款订阅服务Twitter Blue,首先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上线。这项订阅服务将允许Twitter用户使用高级功能,包括组织书签的工具、以整洁的格式阅读推文以及撤回推文等。此举可能会帮助Twitter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Twitter表示,该公司将首先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精选市场推出Twitter Blue,以帮助它确定现有功能集是否能满足那些希望在Twitter体验上进行更多定制的人的需求,并鼓励围绕Twitter应该优先考虑的其他功能进行讨论,这些功能应该在Twitter Blue的未来迭代中优先添加。
Twitter发言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研究不同的层级和定价机会,因为我们将继续了解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不起作用的。”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当地货币计算,Twitter Blue的订阅费用分别为3.49加元和4.49澳元。
新的书签文件夹(Bookmark Folders)功能旨在帮助Twitter用户组织他们保存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Twitter的书签功能收集的。Twitter的书签于2018年初推出,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保存推文以备日后查阅的私人方式。对于那些想要稍后阅读长篇内容的人,或者那些想要在不提醒他人的情况下保存推文的人来说,这很有用。
书签文件夹功能可以让用户为他们的书签创建子文件夹,并以不同的颜色编码,便于一目了然。在这个屏幕上有个“添加书签”按钮,用户可以直接从书签部分向收藏中添加推文。
与此同时,新的“阅读器模式”功能可能并不完全是Twitter用户所期待的。在Twitter Blue推出之前,Twitter收购了无分心阅读服务Scroll,通过删除广告和其他杂乱内容来清理新闻文章,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Scroll首席执行官托尼·海尔(Tony Haile)随后发推表示,该产品的功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整合到Twitter的订阅服务中。
但Twitter声称,“阅读器模式”与该公司最近的任何收购(包括Scroll)都没有关联,而是单独为Twitter Blue提供服务而构建的。至少就目前而言,“阅读器模式”专注于让更长的Twitter线程阅读变得更容易。基本上,这是第三方应用程序Thread Reader App的替代方案。
当你进入推文详细信息视图时,Twitter Blue的订阅者会看到一个按钮,让其改变屏幕以显示长文本。用户可以退出“阅读器模式”,照常查看该线程。至于Scroll,Twitter表示,它给平台带来的更好阅读体验稍后将被整合到Twitter Blue中。
最后,还有Twitter Blue的旗舰功能撤回推文(Undo Tweet)。虽然它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编辑按钮,但可以让人在发现打字错误或犯了其他错误(比如忘记给某人贴标签)时,快速地“取消发送”。其他功能包括设备主屏幕的可定制应用程序图标,Twitter应用程序的颜色主题,以及访问专门的订阅客户支持等。
Twitter称,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最长30秒的计时器,以“撤回”发布在该时间框架内的推文或回复。在Twitter Blue发布之前,该公司曾暗示,这个“撤回”选项可能会满足用户对编辑按钮的需求。Twitter曾担心允许用户在任何时候更正推文的设定,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恶意活动,例如稍后更改推文已让其具有不同的含义。Undo Tweet将帮助解决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发推文的超级用户来说。
Twitter今天强调,Twitter Blue的推出并不意味着免费版Twitter的任何改变。订阅将继续专注于为Twitter的免费级别添加增强功能和其他补充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包括更多的选择。
然而,Twitter没有透露Twitter Blue何时能进入美国或其他市场。Twitter曾在2020年春季首次推出了Fleets功能,但直到当年11月才向所有全球用户推广。当被问及Twitter Blue是否会以类似方式推出时,Twitter拒绝置评。
提供付费订阅服务是Twitter这段时间以来始终在考虑的商业模式的重大改变。此前,该公司的营收主要依靠广告,但来自Facebook和Snapchat广告业务的激烈竞争,以及来自维权投资者的压力促使其探索新的营收来源。Twitter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广告占其营收的86%以上。
由于Twitter多年来始终在努力扩大其用户基础,最近它开始寻求从其忠实用户身上赚取更多的钱。这些计划将包括向创作者提供工具,包括即将推出的Super Follow订阅以及Twitter Blue。
Twitter今年早些时候告诉投资者,该公司计划到2023年将年收入总额至少翻一番,从2020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75亿美元或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包括订阅在内的新举措。Twitter Blue最初将仅在iOS支持的市场上销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