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3 日,OPPO正式发布首个搭载 UWB 技术的手机配件 ——OPPO 一键联手机壳套装。这套配件可以让 Find X3 Pro 获得更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精准地知道智能家居设备的位置,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操控指定的设备,实现“指谁谁听话”的便捷体验。
官方介绍,OPPO 一键联手机壳套装实现“指谁谁听话”的关键在于 OPPO UWB 空间感知技术。UWB 空间感知技术是一种无线技术,相较于 Wi-Fi、蓝牙等传统连接方式,UWB 拥有定位准、适用广、低功耗、低干扰等诸多优点。
OPPO UWB 空间感知技术在手机端采用高精度侧向天线阵列,身份贴侧采用低交叉极化微带天线,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3° 角度测量精度,以及远至 15 米的可用距离。同时,OPPO UWB 空间感知技术还支持多姿态感应,意味着用户在竖直、平放等多种手持姿态下都能精准地实现指向控制。
那么应用了这项技术以后,OPPO Find X3搭配一键联手机壳后都能够实现哪些功能呢?
首先就是能够直接控制设备开和关,比如当我们用手机指向台灯,双击背部即可打开或关闭灯。其次还可以调起遥控器卡片,同样的用手机指向台灯,双击背部呼出控制卡片,然后选择具体功能,如调整亮度,色温等。此外还能执行情景模式,用手机指向台灯,双击背部之后,可执行预设好的某个联动场景,如打开电视并且关闭台灯。
不仅如此,OPPO Find X3搭配一键联手机壳套装后,还可以实现两类空间感知功能。一方面可以让扫地机器人定点打扫,当用户用手机指向扫地机器人,双击背部之后,扫地机器人会来到用户身边旁边开始打扫,打扫结束后则会回到启动位置。另一方面,还可以让风扇对着指定方向吹,只需用手机指向风扇,双击背部之后将手机向左偏或者向右偏,风扇也会跟着手机偏向方向摇头,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OPPO要做UWB,此前也早有消息,在去年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就曾展示过其UWB 空间感知技术,不过当时,这更多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产品。
这款手机壳是OPPO正式发布的第一款UWB产品,至此,UWB技术阵营里面又确定了一位重量级的玩家。
OPPO的“一键联”与去年小米发布的“一指连”听名字仅一字之差,从功能介绍上来说,也很类似,但是二者的却也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最大的差异是小米是将UWB芯片放进了手机里面,而OPPO的“一键联”却是基于手机壳。
这一字之差,差异就很大。做进手机里面,意味着,只要是消费者购买了手机,就附带着拥有了UWB能力,具有强推广属性,更容易构建 UWB系统。
而做一个手机壳,并不具备这种强推属性,消费者即便是购买了手机,对于手机壳的选择还是分散的,能有多少人购买这款具有UWB能力的手机壳还是一个很大问号。
事实上,“一键联”并不一定要通过手机壳的产品形态来实现,也可以是其他的产品形态。由此可以看出,OPPO本次的UWB产品更多的只是一次市场试水。
真正的大餐还是要看在手机中植入UWB芯片,此外,生态的完整性也很重要,需要有更多的家电或者电子消费品都附带有UWB功能,才会具有更广泛的使用意义。
骚动的C端市场
自苹果带火UWB技术之后,UWB已成为IoT圈子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
但UWB定位技术早在10年前,已经在B端市场开启了应用,只不过B端市场难以达到C端指数级的增长。
因此,大家都对UWB的C端市场抱有很高的期待。
继苹果之后,三星在其新旗舰 Galaxy Note 20中采用了UWB技术。
紧接着,小米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一指连”,小米描述了一个基于手机的UWB核心产品,无感的控制周围物品的场景。
而在今年的4月份,在市场上备受期待的苹果Airtag产品也终于面世,正式点燃了UWB消费级市场的一把大火。
当然,除了这些大厂之外,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做UWB市场的芯片企业,比如精位科技、纽瑞芯、长沙驰芯半导体、杭州易佰德、上海瀚巍微电子等等,也都是想在C端市场这个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更多的硬件商与方案商,也都希望这个生态更快的成熟,以便顺应趋势推出相应的UWB产品。
自此,中国的UWB消费级市场,也显得越来越热闹。
写在最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Gartner有一个很著名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一个新兴技术与产业的成熟路线路径,在其刚出来的时候,会有一个过度炒作期,而后经历一个波谷之后才会稳健地发展,进入到真正的成熟期。
UWB定位几乎虽然已经蛰伏了多年,但被外界广受瞩目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难免会有过度炒作之嫌。
事实上,UWB在消费级市场的表现依然会有重重困难。
首先,就是成本原因,以苹果发布的Airtag为例,目前的售价是299,并不便宜。
其次,就是场景的验证,虽然很多人都描述基于UWB技术,能做很多事情,但这些场景多是厂家的自嗨,到底有没有强需求,消费者会不会买单,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最后,就是生态的建设,即便是手机大厂都在手机里面加入了UWB芯片,这也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UWB生态想要成熟,需要更多的企业与玩家丰富产品与方案,才会显得有意义。
最近,希望UWB不要步入NFC技术的后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