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之坐标】
大家好,很开心相聚深圳。今天对甲子光年有特别意义。我们曾在深圳支持举办过一些活动,比如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和深圳创新周,但今天,是「甲子引力」系列第一次来深圳,也是第一次南下。上一场「甲子引力」是去年11月在北京的千人大会,那时我们很担心因为疫情不能举办,而今天,我们的演讲终于可以从一个截然相反的词谈起:“复苏”。
中国经济超预期加速
先看中国。过去一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中的复苏速度令外界感到惊讶,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紧张之际。屏幕上是一些数字,体现了中国强劲的复苏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2021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
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4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
路透社近日关注到,春节后中国企业加速生产,推动中国制造业明显回升。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超预期升至51.9,为3个月最高位,表明经济恢复的动力在增强。
法新社指出,中国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超过预期,同比增长4.4%,创下了201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报道称,这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2020年12月26日,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比此前估计的时间提前五年。这是因为两国在疫后的复苏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经济“K型复苏”
再看看世界。2020疫情爆发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收缩,于是美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了一个“K型复苏”的美国:
一个群体迅速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即K的上升趋势;另一个群体则陷入长期的经济困境,即K的下降趋势。一方面,许多富人和中产阶级在疫情中保住了工作,房价在上涨,股市在最初下跌后迅速恢复;另一方面,是史无前例的失业,超过40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金,这是对低收入人群的沉重打击。
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分化:虽然美国经济大幅下滑,但美国股指反而屡创新高。
不同行业之间出现分化:奢侈品、电子商务等行业强劲复苏,而航空、旅游、娱乐休闲等行业依然十分困难。
不同收入阶层出现分化:高收入人群所受冲击较小,低收入人群所受冲击较大。
劳动力市场出现分化:技术工人失业率相对较低,而非技术工人失业率相对较高。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出现分化:大型企业融资环境较好,现金流充裕,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较为紧张。
事实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在“K型复苏”:上扬部分是科技企业与大型企业,下沉部分是小企业、周期性企业与蓝领工人。
走出K型趋势,是制度使然,还是自然?很难说清楚,但执政者的初衷是走势的关键因素。
中国比西方世界理解的更加开放
有人会问:我们是否即将迎来一个割裂的世界?
事实上,西方世界所不了解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在几个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专门审批外国直接投资监管要求的国家。虽然有一些限制外资的负面清单,但外资往往有合法的渠道和方式在此类领域投入。
我们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是一句空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今年1月24日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163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340亿美元。换句话说,中国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的对象。
这是今天讨论的宏观经济背景。接下来我们谈谈未来:我想大家首先关心的是——什么是确定的,什么是不确定的?
确定的未来:万物生长,其来有自
人口问题:人口形势已改变
关于未来,有一些趋势是肉眼可见的,首要就是人口。
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
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继下降,造就了人口转型,给世界逐渐带来人口爆炸、人口红利、老龄化和少子化。这些先行者,往往都曾低估了人口的作用,低估了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结构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所以我们要认清的第一个确定性趋势是人口形势:
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
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所以,不仅要放开生育,而且要鼓励生育。造孩子和造芯片,都是给国家做贡献。
气候问题:全球变暖不可小觑
第二个肉眼可见的确定性未来是气候。
就在几天前,在南极附近一个被命名为A68a的巨大冰山发生了解体。冰山表面积4000平方公里,为半个武汉市的面积。此前这个冰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冰山。类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不仅会让海平面上升,还会造成海水盐度下降,温度短期降低,对整个海洋乃至陆地生态系统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式的影响。
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过去60年,我们向大气中排放了100ppm的二氧化碳,这比之前的自然增长——比如发生在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末期的二氧化碳水平上升——速度快了100倍。
能源问题:能源结构必然走向绿色,分歧在于何时
由此推导出下一个确定性的趋势:能源结构。
无论是什么经济学派,都认为全球经济将更加绿色。碳中和与碳达峰将改变能源产业格局,进而影响基础金属和原油产业的发展前景。大家的分歧点不在于这一图景是否会发生,而是这一图景何时会出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天然气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对于原油需求的冲击是否已经近在咫尺?这一分歧或将成为影响未来大宗商品领域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回顾历史,每一次能源的“脱碳”,都会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每一次能源的转换,都伴随着一个大国的复兴或崛起。
不确定的未来:大变局中,时不我待
那么,什么是不确定的?换句话说,什么是我们有可能主动去争取和改变的?
百年变局,中国能否沉着应对?
第一个不确定性:国际环境仍然充满巨大不确定性。
百年变局,我们能否沉着应对?国际局势的再平衡(re-balance)、再设计(redesign)之中,能否避免热冲突?
历史是面镜子。历史上,只要其他国家GDP超过美国GDP的60%,美国会毫不留情地阻击。苏联经历过,日本也经历过。
60%是一个坎,这种阻击,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或对手是否韬光养晦无关,是实力的威胁使然。那么,中国能否顺利、平稳地实现14亿人口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仅考验领导人的智慧,也考验集体的智慧。
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能否保住?
第二个不确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能否保住?
关于此有正反两种观点。
乐观地看:2020年,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地位呈现出超预期的韧性。实际上,疫情使得全世界更加依赖中国的出口,事实证明了:以中国为基地的供应链是福,不是祸。
我们之前总是谈空心化和制造业的转移,的确,近些年,考虑成本结构和贸易战,一些制造业转移出中国,但这些对于整体数字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任何供应链的转移都会缓慢而零星,因为离开最有效率的供应商,转移成本很高——美国公司只有在关税成本高于转移成本的时候才会那么做。转移一款产品容易,但要转移整个供应链很难,更何况假如产品的市场本身就在中国,供应链的转移就更是难上加难。
悲观地看:疫情来了,东南亚和印度新兴工业国的产能垮掉了,疫情导致的订单回流的趋势,不是大势,是历史的阶段性刺激使然。此刻,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回升,还是要看国际大形势。
科技战还要多久?
第三个不确定因素是:科技战还要持续多久?
事实上,对美国而言,这场阻击其实一点都不划算,甚至有人称是“一场彻底的失败”:
一方面,美国的贸易赤字更大了:特朗普声称贸易战是为了减少美国贸易赤字,结果2020年11月美国对华贸易赤字比其刚上台时高了70%;另一方面,科技战也伤害美国供应商:美国前十名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在中国的销量是在美国的3倍左右。丢掉中国市场对于美国科技公司来讲代价高昂。所以,中美脱钩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不可能完全脱钩。
《哈佛商业评论》采访单伟建说的好:“唯一能够遏制中国增长的国家是中国自己——假如她犯政策错误的话;同样,只有美国自己可以威胁美国经济至尊的地位——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限制贸易等政策就会带来这样的结果。”
非常态化将成为常态,时代呼唤新的亚当·斯密
第四个不确定因素是新的常态:世界产能过剩、金额过度、市场过快、创新过多、政策过滥、地球过热……加上新冠疫情非常态现身:消灭过剩、强行平仓——传统经济学已不能解决此刻的问题。
我斗胆说一句:当非常态化成为常态,时代正在呼唤新的经济学,新的亚当斯密。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2.【我们的使命】
以上是时代的坐标,下面说说我们的使命。历经三年半的打磨,2021年,「甲子光年」正式启航,从北向南。
清朝以来首次:中国十大城市只剩北京一个北方城市,100年的胡焕庸线,至今没有打破。我们要走向产业的纵深,要不断听见一线的炮火声,就要南下。
「甲子光年」的业务,用三个数字可以概括。
“4”:4条业务线——媒体、智库、会议、投行
“3”:3个C——Content:best content;Connection:enrich top decision makers;Credibility:trust & fusion
“6”:6类决策者之间的“红娘”——科技、产业、资本、政府、巨头平台、专家学者。
我们希望用最好的内容,吸引最对的人,然后促进大家的互信和合作。
我们的同事写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在科技与产业之间,隔了一个甲子光年的距离。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3.【甲子方法论】
我们用什么丈量一切?
中国科技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坐标系”,让企业和个体“找得着北”。这就是我们的愿景。
很多人问我:看了那么多案例和数据,究竟科技创新的机会从何而来?投资机会从何而来?在「甲子光年」看来,就是一句话:
发现变量,寻找变量背后需求被重构的机会。
时代坐标:甲子科技产业生态模型
那么,怎么去发现变量?从「甲子光年」诞生开始,我们试图不断地为我们所关注的领域建模。去年「甲子引力」大会上,我们给出了一个最朴实的坐标系:科技产业生态三维坐标。
X轴是不同行业:地产、金融、教育、医疗、安防、汽车、制造、农业、零售……
Y轴是不同环节和场景:采购、研发、生产、财务、人力、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投放……
Z轴是新一代基础设施的不同技术层次:云端芯片/模组/服务器、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中间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加密、安全、边缘AI芯片/模组/服务器、边缘AI芯片/模组、智能终端、区块链、IoT、卫星互联网、5G……
此时此刻,科技和科技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科技链上下游之间,都在同步发生着非常灵动、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变量,都发生在这个坐标系里,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影响着它的上下左右。用这样的坐标,可以帮助我们看待每一个玩家的机会,演进的路径,可能的市场规模,和可能遇上的对手。
此外,我们还用一些模型去关注具体的问题。
甲子产业准入门槛模型
例如,甲子产业准入门槛模型。
一个公司在开始赚钱之前要烧多少钱?
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前期投入。在盈利之前,需要经历一个亏损的微笑曲线。这个微笑曲线的面积,意味着一个公司在开始赚钱之前要烧多少钱。
例如:造高铁要烧上千亿,造车要烧100亿,造芯片可能要烧100亿,做SaaS可能要烧几个亿……所以为什么“三宝”敢造车?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是已经成功过的企业家,他们有魄力自己个人砸进去几亿美金……开个玩笑,我就不敢造车,因为我没有能融100亿的信心。这个烧钱指数,就是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
甲子产业/企业竞争力模型
再比如,我们修正之后的9力模型。
此刻的中国市场内,如何进行行业分析?
大家都知道波特五力模型,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力的五种力量: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而我们认为,在此刻的中国市场,还有另外4个力量需要考虑:
技术变量
媒体舆论变量
政策影响
互补产品的影响(比如Airpods的销量与Iphone的销量相关)
我们用这样的维度,尽可能全面地去评估竞争中的产业和企业。
甲子企业扩展路径模型(供给端)
再比如,如何看待一个科技创新企业的扩展路径?
这个模型给出了回答,一个企业的发展,无非三个大方向:
要么沿着X轴发展:标准化工具,跨行业发展
要么沿着Y轴发展:聚焦产业,从单环节突破多环节,甚至提供total solution
要么沿着Z轴发展:围绕需求垂直整合技术,端到端打通,以提供最好的技术品质
甲子企业付费意愿模型(需求端)
再比如,如何判断市场规模和客户的付费意愿?
这个坐标系,横轴表示产品技术体验(百分比),纵轴表示费用(价格和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变化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从供给端看,为了提升1%的体验,所花费的成本,往往是越来越贵的——最后20%的体验改善,往往要消耗80%的成本;但从需求端看,自动驾驶等人命关天的技术除外,对于一般的产品,大部分客户可能愿意花50块钱买80%的体验,而不是花100块钱买100%的体验。
两个曲线中间的面积,就是市场的付费空间。所以,很多技术公司可能花费千辛万苦去把某一项技术提升了1个百分点,从95%提升到96%,但这个提升也许发生在SD曲线的右侧——就往往难以获得足够支撑其研发成本的订单。
以上只是甲子光年内部诸多分析模型中的几个代表。如果感兴趣,欢迎追踪「甲子光年」后续的报告。屏幕上的两个二维码,你将看到更具体更实勘的数据和结论。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4.2021年中国科技产业发展20条判断
接下来,我们进入2021中国科技创新的20条判断。这些判断分为三个层面:科技的走势、产业的平衡、文明的挑战。它们来自「甲子光年」大量实勘数据和案例分析,结合上述模型理解而来。
科技的走势
判断1:“卡脖子”难题攻克绝非一朝一夕:赛程很长,课要一节一节地补
第一个判断:不要对卡脖子难题的解决心存过快的幻想。
要攻克卡脖子技术,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卡脖子技术有很多,绝对不仅仅是芯片,而大部分卡脖子技术都不是“大力出奇迹”型,而是“小火煨牛肉”型。不是一个惊天的大难题,而是10000个小难题。
技术的先驱地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很多细分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时,发达国家的企业、高校、研究所已经布局了大量的研发能力,做了大量实验,积累了大量数据。软件别人能给,数据却不可能给。当我们想要破冰时,就必不可少地要把别人已经走的路再走一遍。
中国要在一些领域中赶上美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且成本极高。面对卡脖子,我们要一节一节地把课补回来,永远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判断2:世界的迁移:虚实不分
第二个判断:世界的迁移方向——虚实不分。
新基建的本质是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世界正在复刻一个物理世界:它们将带来大量的新基建机会和挑战。新世界的“虚实不分”包含三个层面:数据不分虚实,感受不分虚实,世界不分虚实。
随着“颅内世界”与“颅外世界”充分融合,未来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部分时候的“虚实不分”。具体而言:是数据不分虚实,感受不分虚实,世界不分虚实。
而随着技术的突破,虚实不分是可以逐渐在神经元层面实现的。但在那之前,需要大量新的基础设施。从硬件到软件,从服务到平台,从岗位到职业,新基建、新业态、新职业将大量涌现。
判断3:世界的迁移:心物一体
下一个判断承接着上一个判断,是“心物一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派,但对于互联网,是不可分的。那些传递着的数据比特,是心还是物?我认为,应该把“唯”字去掉。心和物,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是合一的。
互联网一方面带来了数字世界的客观基础建设,同时,也构建着一个影响用户心智的主观网络。谁掌握了这个心智网络,谁就掌握了互联网。微信/Facebook是当代的心智网络,而下一代心智网络,正在孕育,在那些能提供更高的感官沉浸和/或更深的心灵沉浸的产品中。
最近有一个很火的词叫Metaverse。Metaverse由Meta和Verse组成, Meta表示超越, verse表述宇宙(universe),合起来通常表示“互联网的下一阶段”,即由AR, VR, 3D等技术支持的网络世界。
正如我们的好朋友、黑镜科技创始人、甲子专栏作者陈军宏在前阵子「甲子光年」发表的文章中写到了7大判断。探讨了下一代互联网可能的特征,强调了商业竞争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内容之争、心智领地的竞争,CEO的新角色应是“首席内容官”,是心智领地竞争的引领者。
观察一:谁掌握了心流网络,谁就掌握了互联网。微信/Facebook是当代的心流网络。下一代心流网络正在孕育中,将从那些能提供更高感官沉浸和/或更深心灵沉浸的产品中产生;
观察二:人类生活将加速迁移到心流网络。心流网络与世界的融合将带来各种产业机会和创业机会。现有的心流网络中,微信相对Facebook更为高明;
观察三:随着内容技术与自动化工业技术的发展,“想象力变现”正成为一门性感的万亿级新生意,象征着人类以科技复苏魔法的伟大成功;
观察四:商业竞争越来越多地成为内容之争,是心智领地的竞争。商品/商业/组织的价值体系将因内容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CEO的新角色将是“首席内容官”,是心智领地竞争的引领者;
观察五:分布式生产将成为主流生产方式,将和集中式生产展开激烈竞争。区块链以及类似技术的落地场景将迅速增加;
观察六:新世界的“虚实不分”包含三个层面:数据不分虚实,感受不分虚实,世界不分虚实。它们将带来了大量新基建、超新基建的机会和挑战;
观察七:神经元网络将把人类带入完全的Metaverse。千万年来人类一路鲁莽地闯进未来,但神经元内容时代是第一个需要人类先做好理论准备和能力准备,才有机会安全面对的未来;而Metaverse 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这个概念将孕育出许多伟大的公司。它们将出现在科技、内容、人文、工程的四岔路口,眼下还是影影绰绰,等待点火升空。
——陈军宏《通往未来之路:下一代互联网与 Metaverse | 甲子光年》
陈军宏写得很好:“Metaverse 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这个概念将孕育出许多伟大的公司。它们就矗立在科技、内容、人文、工程的四岔路口中心,影影绰绰,由虚向实,等待点火升空。”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原文,也欢迎给甲子光年投稿。
判断4:互联网、物联网、数联网“三网合一”
下一个判断:说回现实,要想实现刚才的愿景,需要构建的基础设施其实有三张网:
我心中的下一代互联网,一定是互联网、物联网、数联网的“三网合一”——互联网让人连在一起;物联网让机器连在一起;数连网让数据和数据、算法和算法连在一起。
全都“连在一起”,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阿凡达》——当所有生灵连在一起,会构成一个更高阶的文明。
判断5:“数据要素化”不仅是“治理议题”,更是“技术议题”
中央文件已经明确,数据是生产要素。但数据要素化之路,不仅仅要靠政策,更要靠技术的突破。
比如,数据如何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价值最大化?这不是政策可以要求出来的,这需要隐私安全计算技术的实现。
隐私保护计算指在提供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的技术体系。隐私保护计算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是一套包含人工智能、密码学、数据科学等众多领域交叉融合的跨学科技术体系。
隐私计算有三条实现路径:(1)基于密码学的技术应用: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2)基于可信执行环境技术(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计算;(3)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联邦学习。这些都是「甲子光年」今年着重关注的地方。
判断6:互联网已从“发展议题”走向“治理议题”
下一个判断:互联网已从“发展议题”走向“治理议题”。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是考验。
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的罚款——182.28亿元;昨天,我看到人民网的新闻,美团也被立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道理很简单——互联网巨头的垄断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场多元化和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
市场的秩序不是凭空出现的,互联网从发展到治理,反垄断和保障数字经济安全是互联网基业长青的两个翅膀。
判断7:科学革命正逼近新拐点:量子世界观也许并非终点
对于科学的发展,这几年有很多讨论,悲观者认为科学树的攀爬越来越难,下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人物遥遥无期。我两年前也很悲观,还写过一篇《天才灭绝纪元》,然而,这两年通过一些学习,我的信心是增高的。
此时此刻,有很多科学分支正在逼近全新的极限:
人工智能+脑科学:AI开始展现“直觉”,情感机器成为可能。
生命科学:基因疗法、抗衰老技术等正在将人类寿命逐步推向极限。
地学革命:地球科学与数理科学结合,成为最晚实现现代化和发生科学革命的基础自然科学。
能源变局:氢能源闯关碳中和,从最基本的爱因斯坦核聚变出发,回到太阳,利用地球上人类宇宙中最简单的元素氢发展最清洁、最有效、最长久的太阳能光电制氢的氢能源技术。
最吸引我的是以下两点:
我们注意到量子世界观的崛起: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开端——量子力学的兴起,所建立的间断的、概率性的、非因果性的、整体论的世界图景,与第二次科学革命期间那种连续的、决定性的、因果性的、本体还原论的世界图景有根本区别。量子世界的“真”随机性+宏观世界的混沌现象,曾让整个科学世界走向了全新的哲学——概率性和整体论获得关注;还原论得到抨击。
我们也注意到还原论的反击:有更大胆的预言称,第三次科学革命结束之后的新科学,是且只能是“结合了描述整体论”的还原论科学。
这个预言能否实现?我很期待。
判断8:区块链将开启“新经济学”
前几天,Coinbase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今加密数字货币的世界里,除了矿业之外,其他赛道的话语权都不在国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对于区块链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牛市爱之过切,熊市避之不及?
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币价,而是区块链带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学思潮:
一方面,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是经济组织形态的革新:分布式生产和公司化生产将同步并举;
另一方面,正在开启的时代,是一种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的可能:商品资源 → 信用资源→财富共识(信用共识)。
今天的来宾有韩锋老师,欢迎大家看看他的新书《区块链国富论》。他这本书不简单:不仅仅关于区块链,更关乎一个新的时代可能——全球信用算法共识之下,一种抵达未来的共同富裕的可能。
韩锋老师有段话写得很好:
“信用资源,是靠全球达成财富共识实现的,财富共识即超越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达成的信用共识,这是智人认知革命的一部分。从贝壳、铜钱、白银、黄金,直到近代银行发行的纸币莫不如此,只不过具体的共识算法不同罢了。比特币利用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基于数字确权和分布式算法达成财富共识的新时代。”
韩锋老师还在书中阐述了一些很前卫的议题:未来区块链数据财富时代的量子力学大数据实在观;财富共识的过程中图灵机逻辑门的使用;我国在未来区块链数据财富时代是否能像白银时代一样重回全球财富舞台的中央?具体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一会儿韩锋老师的演讲。
产业的平衡
判断9:技术平民化:浸入产业纵深处,飞入寻常百姓家
产业方面,首先的判断就是技术平民化。
“浸入产业纵深处”,指To B: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从业务靠近技术,到技术接管业务,从优化到再造;“飞入寻常百姓家”,指To C:破圈破元,基本服务均等化。
判断10:粮肉蛋奶与芯片同样重要,农业科技是看点
还有一个判断:粮肉蛋奶与芯片同样重要。
2021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平安中国,离不开粮肉蛋奶。让大家吃上便宜的猪肉,和大家用上最好的芯片,同样重要。所以「甲子光年」今年一个重点关注的产业是农业科技。我们已经到过很多现场,去看看天上飞的无人机如何喷洒农药,地上跑的机器人如何采摘。
判断11:中国消费依旧不可低估:B端崛起≠C端停滞
科技行业习惯关注to B,但我们一定要理解,B端崛起≠C端停滞。
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依旧是规模。中国消费的潜力不可被低估:中国包括服务在内的个人消费总量对GDP的占比仍然只有39%,远低于美国68%的水平以及世界63%的平均水平,所以增长空间很大;当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消费率不可学,我们也要提防透支型的过度消费。
判断12:国企混改与产业升级:提质、控险、增效、降耗是检验制度的标准;ESG是努力的方向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年中增长了36倍,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改革,造就了一个很有活力的民营经济,贡献大约三分之二的GDP,但国有经济仍然缺少效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会大幅度下滑,投资速度就会放缓——要持续发展,就要继续改革,国企混改和产业升级是同步进行的,提质、控险、增效、降耗是检验制度的标准。
当然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开始考虑ESG: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13:碳中和仅靠种树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要用技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这一点刚才开场的刘滨老师已经进行了充分阐述,我就不赘述了。
判断14:中国科技产业发展仅靠技术力量是不够的,要靠产业配套和服务支持
未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很希望中国能有100个「甲子光年」。
判断15:不要对科技泡沫谈虎色变
最近几个月,很多企业没有成功登陆科创板,很多人谈虎色变,说是不是科技泡沫要破裂了?
我想说的是,股市会波动,币价会涨跌,泡沫当然会有,但科技的使命是要长周期地把未来一点一滴日拱一卒地变成现实。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能很快看到股市的变化,资本的不安,但我身边最优秀的科技企业家,其实并不关注这些短周期。科技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如果你相信未来,就千万不要因为短期的涨跌,丧失了对未来本身的信心,在这条星辰大海之路上,一年、两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尺度。
此外我想补充的是,事实上,泡沫不一定是坏事。
历史无数次证明:在前途远大但前景暧昧不清之时,资本往往能“大力出奇迹”。每一个破灭的泡沫对特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可能是灭顶之灾,但对行业并不是。“泡沫级资本”的注入带来更多关注和讨论,从而吸引更多聪明人躬身入局,加速这一未来的“自我实现”。
文明的挑战
判断16:努力让一部分科学家先富起来;也要允许一部分科学家十年不出成果
我们要努力让科学家富起来,也要包容不出结果的科学家。
要攻克卡脖子技术,需要思想转变:当我们处在追赶期时,有国外现成的资源可用,大干快上是对的;但当我们进入赶超期和无人区时,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科学家十年不出成果。
未来并未发生,10条试错之路都需要有人走——成功了1位,我们鼓励他富起来,失败了9位,我们要有足够包容和理解——而这部分科学家的功课又如何去评价,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智慧了。
判断17:中国科技亟需道路自信,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样重要
还有一点,关于中国科技的道路自信,关于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
很多投资人会拿美国的to B企业来衡量中国的to B企业,但事实上,中美的企业服务所面对的需求方是完全不同的。美国to B企业大量订单来自几十万家中小企业买方,中国to B企业大量订单来自政府和国企央企,大家的痛点、付费习惯、历史阶段都是不同的,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不同。
再比如,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力推车路协同,这件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顶层设计,在中美的实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又如何用美国思维来评价中国的创新呢?
很多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往往有一种负累和痛苦:面对周遭大量VC的话语体系,总是需要不断“自证清白”,然而,我们要反思的是,VC的评价逻辑,是否依旧是西方的舶来品?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中国独立思考的评价体系,对于很多科技创业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松绑”和救赎。
还有,很多中国的理工科人才现在在美国受到不公待遇,美政府拒收中国留学生,我们的人才很想回来,又不知怎么回来,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回来;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才想来中国发展,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做决定。
人才需要归去来兮。这是中国科技产业能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这要求中国科技产业不能仅仅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这需要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做支撑。
人才如何归去来兮?“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所以当城市资源逐渐枯竭时,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
中国提出2035年建设世界文化强国,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中国科技产业需要“赛先生”,也需要“文先生”。
某种意义上,「甲子光年」一直试图站在科技和文化的交点,为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做一些努力。
判断18:越是看似狂妄的,越需悉心呵护
一位造火箭的创业者和我说,“我这辈子能够到火星的概率极低。”但他说,必须要有这面旗帜,必须要有这个大目标,必须立下一个宏愿,才有对一切资源往技术突破的牵引力。
“去火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SpaceX本质是一个技术孵化器;正如当年牛顿的炼金术是“反科学”的,但牛顿的很多科学成就是炼金术的副产品。
所以,这条判断是我的期望:越是狂妄的,越需悉心呵护。
当你立下一个疯狂的宏愿,即便没能实现,但你调度了一切可能,在取经之路上解决了其他的99个小问题,「甲子光年」依然为你鼓掌。
判断19:周期律可能被打破,科技创新亟需建立自我修正力
下一个判断。“周期律”,是指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如前所述,当下正在攻克的技术,已让很多规律不断被打破。这种打破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事实上,不重视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复杂互动、滥用技术已经造成了很多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基因歧视等医学危机;食品安全危机;核战争;核污染……
科技能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自我修正力?这是基业长青的关键。如果我们深刻理解手中的权力,我们就会知道,“科技向善”绝非一句空谈。
判断20: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有运动员,也要有裁判者和啦啦队。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离不开科技管理、科研评价、经费制度、产业服务——这些远远比抄一个卡脖子技术清单,选几个来立项,凑几笔经费投下去,要更有价值。
在商业的话语体系中,我们太习惯于使用西方世界的舶来品,比如各大顶级咨询公司的模型,比如Gartner的趋势判断,美媒体的评价和榜单……还有科学世界顶级的论文都要求英文发表,也影响了很多我们自己知识成果的充分表达。我们如何用此路径的运动员去迎合彼路径的裁判员?
那么,中国是否可以涌现独立思考的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三方?
这是很难的挑战,坦白说,也是「甲子光年」作为一家科技产业智库始终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们的20条判断,作为2021第一次的发声判断送给大家。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5.你我的星球
真相不止一个
最后还有一些想表达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个岩洞的故事:一排人坐在山洞里,手脚被铐着,岩洞里有火光,把影子投射在岩壁上;外面马路上有川流不息的车马,但人们只能看到车马的影子。于是,他们理解的世界,就是一个二维的黑黑的世界,他们会认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真相?右图可以看到,当客观事物投影于不同的坐标,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子,他们都是所谓的真相。而这个坐标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回顾人类思想发展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像一个钟摆的两端此消彼长。很多人寻求规律,相信这个世界由因果关系构成,相信只有这世界是确定的,规律才有用,理性主义是现代人对世界的一种信心;可是到了近代,很多人告诉你,不,你所幻想的因果规律是不存在的。比如今天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就是经验主义的——计算机识别人,靠的不是对人脸结构属性的“理解”,而是靠“见”过足够的照片。
今天我为何重提哲学最基本的认识论?
因为这个世界的哲学开始变化,你我的所谓“经验”也开始割裂——当抖音不断给你送的都是同一类内容,你天天生活在算法为你安排的世界里——就像楚门的世界,而你我还身处不同的楚门世界。所以,如何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问题。
文明的进步从何而来?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
我去年试图写一本书,因疫情搁置了,标题就是《人类之翼: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其实追问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在左右互搏中成长起来的。类似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较量,还有很多。比如刚才提到的两种科学观的较量(还原论 vs 整体论;物理思维vs生物思维),比如两种组织形态的较量(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最终,是哲学的较量(理性主义 vs 经验主义;唯物 vs 唯心)。
举个例子:张一鸣的个性化算法推荐,背后是一套哲学,他其实在构建一个唯心的世界——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那么,这是一件好事吗?会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个问题留给大家。
而我想说的是,真正顶层的决策者,往往是哲学层面的胜出。
当我们手握“进化”的权利,人类有几种未来?
生命3.0的概念来自泰格马克写的《生命3.0》,很像人工智能时代的天演论。书中对生命的进程做了这样的归类:
生命1.0是发源于约40亿年前的生物阶段,在它有生之年都无法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只有进化才能带来改变;
生命2.0约从10万年前开始,人类诞生,人类可以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比如学习语言、技能等复杂的能力,也可以重塑自己的世界观、目标和思维方式;
生命3.0是此刻正值发生的生命阶段。在这个阶段,生命不仅能极大程度地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还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比如说我们可以做基因编辑;马斯克要往大脑里植入芯片;比如我做近视眼手术,往眼里植入晶体。
此刻的生命,处于一个特别的拐点,我们某种意义上有了上帝之手,可以不必等待进化,而是自我定义未来。
那么,当我们手握进化的权力,我们会演化成生命样子?有很多可能:
可能性一:技术作茧自缚,“花样作死”,文明覆灭。
可能性二:人类成为“赛博格”(机械化有机体)。
可能性三:人类成为“钢铁侠”(辅助器械)。
可能性四:外星殖民,发展为多星球物种。
可能性五:科技自我修正,人类依旧是人类。
……
我们的专栏作者陈军宏写得好:“我们在用计算平行宇宙的方法投注未来,但属于当前时间线的未来只有一个。”
不做地球的“啃老族”
地球母亲的年龄很大,人类孩子的年龄很小。
工业化以来,人类用两三百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啃老——把原来矿物的燃料都拿出来用了。
3亿年前有很多树,吸收了太阳光以后,埋到地里变成了煤;1亿年前后很多海里浮游生物,也进行光合作用,沉到海底变成石油;现在,我们把它们通通烧了,排到大气里——某种意义上,人类就是“啃老族”。
我们开始认识地球的时间很短,我们的了解还很肤浅。地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一个直白的呼吁:在完全了解地球母亲之前,不要因为啃老过度,而让她抛弃我们。
这不是终章的开始,仅是序章的结束
地球存在,时间已达46亿年;在她20亿年左右,已变成一颗适合孕育生命的星球。古人喜欢天问:我们是那第一次文明吗?而今人更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地球的最后一次文明吗?
经历过2020年诸多磨难的我们,大概都有此感:我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光明,一条万劫不复。我们没有理由不重新思考一切。
《传道书》有言:“一切万事皆有其时,播种有时,收获有时,兴盛有时,衰亡有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看起来,一切规律已经写死了,但坦白说,科技行业是有一些天生反骨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还是不甘心,还是好奇,好奇一些可以让我们这代人不同的可能性,因为我们还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譬如:
世界和平,是否有永久性解决方案?
人类文明,是否可收敛?如果可以,将收敛于什么极限?
吾辈幸福,是否可人皆有爱,并以之为归宿?
也许很多朋友觉得,我最后提的这些问题实在是太空泛太基础了,但我想说,也许你可以当作段子看一看,但懂的人自然懂——如果你的答案中,但凡有一点点“不确定”和“有可能”,那么,今天接下来的所有讨论就有其意义。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科技工作者其实往往有一种跨越时间轴的交错感:科幻作家可能活在100年后,科技投资者和媒体人可能活在5年以后,但深耕在产业之中的实干者,和我们所影响的人都活在当下——也许科幻作家、媒体和投资者已经开始着急了,但未来总要一个齿轮一个齿轮地变成现实。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得好:“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拱一卒的劳顿中,不忘抬头看看这些遥远的、咫尺的、朴实的、最基本的问题,并偶尔能有一些幸运的时刻,嗅出那即将到来的风暴。
感谢大家。
*关注「甲子光年」,后台回复“2021”,获得高清版完整PDF。
参考材料
《万年的竞争》
《情感机器》
《区块链国富论》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https://mp.weixin.qq.com/s/4FalARDMLefWdWTwEmTmCQ
《通往未来之路:下一代互联网与 Metaverse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upF3AX5AIVsAsl1HpwG5zg
《甲小姐对话吴军:真正一流的科学家,对哲学都有深刻思考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DY9-wo5XbYefBb1TUAO5yg
《氢能闯关碳中和:一场迟来的能源变局 | 甲子光年》
https://mp.weixin.qq.com/s/JfV1RyI8o2Ffg1xONcHZ2w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