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航在重庆—武汉往返、重庆—北京和武汉—北京(单程)航线上开始使用国产RFID芯片行李条,这是国航在2020年开通的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基础上的再次突破,也是国航在国内航线上首次使用国产RFID芯片行李条。
(来源:pexels)
这枚小小的国产RFID芯片填补了航空行李托运领域的空白,是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突破。未来,随着对相关技术关卡的陆续攻克,这方面的突破会越来越多。
据悉,国航从立项到最终实现应用,前后历经了近两年的立项研发测试,耗费近600万测试行李条后。通过充分实践验证后证明,国航使用的国产RFID芯片行李条在性能上不输于进口芯片,完全具备可替代性。
物联网时代到来 芯片困局难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将迈入物联网时代,对芯片的需求将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因此,芯片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局,由于技术上的不足,国内芯片的供应链存在严重的“断链”风险。
如果不能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芯片就会成为掣肘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甚至制约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的规划,到2025年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70%的自主保障。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连20%都不到,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可想而知,短期内无法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事实上,以美国领头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管制由来已久,针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的制裁,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建设扯后腿。2020年12月18日,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禁运实体名单,10nm及以下半导体芯片生产所需的特定技术和设备禁止出口,有效限制了中芯国际的研发和生产。
说起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不得不提到《瓦森纳协议》,这个由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2个成员国达成的协议,有力地限制了高端产品和技术出口到中国,使得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很难获得最先进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市场吸引海外投资,通过获取海外投资积累技术,逐步完成了中低端技术的积累,但由于受到严格的技术管控,高新技术的突破一直非常困难。
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但集成电路进出口差额依旧在扩大,这主要因为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尤其高端产品的需求继续在增长。
由于国内集成电路产品更多集中在中低端,芯片进口依赖局面并没有改变,中国仍受缺芯的困扰。
研发市场转化 灵活突围策略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芯片进口规模也在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芯片进口额已经超过2.4万亿,甚至超过了石油进口额的一倍,是国内进口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
不过,总体而言,半导体产业十分庞大,产业链高度复杂,芯片的种类非常丰富。因此,国产化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
目前,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可以支撑产业发展和创新,这是国内半导体企业崛起的先决条件。
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国家不仅向芯片行业提供了数十年的税收减免政策,还在大力度地对企业进行激励和补贴,中国芯片产业成绩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2015年,中国芯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比仅为6.1%,而到2020年,中国芯片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13%。
为了培育国内半导体产业,政府通过直接采购和研发资助的方式助力半导体公司完成初步积累,通过改善经营环境,激发企业研发活力。在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为了提升产业链安全,本土企业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将有很大机会快速实现下游导入。
对企业而言,除了加强研发外,企业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尤为重要。因为,企业研发原本就需要不小的投入,只有研发成果进入市场,才能实现投入与营收的转换,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带动技术的迭代升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目前,国外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封杀主要在10nm以下的先进制程。因此,暂缓对前沿技术的投资,转向成熟工艺代工市场或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毕竟汽车、工业、通信这类颇具应用规模的领域通常并不需要14nm以下先进制程。
而且随着国产芯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内芯片产业链规模也在快速扩大,曾经被忽视的小市场都成为新的机会。
其中,RFID芯片的国产化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RFID芯片常用的一般是180nm和140nm生产工艺,最新的有110nm生产工艺。
除工艺制程外,存储器技术上的差异也很重要,比如NXP一般采用EEPROM存储器工艺,Impinj则采用MTP存储器工艺,凯路威则使用XLPM原创的存储器工艺,不同工艺也会给芯片特性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RFID芯片实现国产化后,价格将会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提升市场对RFID的接受度,进而将应用市场做得更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