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疫情推动宅经济发展,除了看到平板、笔电一类产品销量大增,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对于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在这些终端市场的兴起,恰巧成了智能手机产业链中因遭受疫情冲击订单大量流失的厂商的转机。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近期从产业链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类终端产品外,还有一个“特殊”领域其实也在快速发展。终端市场的需求量,正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提升。
大厂出货量已达百万级
不论是业界还是消费者,对于AR/VR这一概念都不陌生。早在2015年起,就有产业链公司开始将这一概念推向市场,随着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厂商都参与其中,这一概念被炒得异常火爆。
彼时,AR/VR好似一颗新星般闪耀于科技领域;知名的、不知名的品牌都推出了不少产品面市,然而,这些产品携带的体验感差、应用场景局限等问题,却让消费者发现,所谓“AR/VR”,不过鸡肋。
几年过去,冷淡的市场反应逐渐击碎了浮在AR/VR领域上空的泡沫,让许多曾经以此标榜过自己的企业,都黯然离场,不过,却并未改变一些行业巨头们的方向。
众所周知,以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为代表的几家海外厂商在近几年一直坚持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而今从其供应链的出货表现来看,似乎已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作为AR/VR产业链一线零部件供应商,舜宇智能光学在不久前曾透露:“除了大家熟知的手机和车载市场,舜宇也一直在开拓新的领域。其中,就包括有AR/VR、机器人、智能家居、新零售等。迄今为止,AR/VR这类产品我们的出货量基本到3KK-5KK,客户以Facebook为主。”
然而也有厂商对集微网表示:“如舜宇这样的出货规模,其实业界还是比较少。即使整个市场的需求虽然比以前好很多,也始终不是主流,没有好的应用场景出现之前的产品都没办法成为主流,所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短期内只能作为一项锦上添花的业务。”
“虽然现在这类产品和技术发展还没有质的飞跃,但从行业巨头的动作来看,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市场也是有潜力的。我们认为比起VR,AR会更先一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上述厂商继续谈到。
就在昨天,国内一线手机品牌OPPO也在今年的未来科技大会在发布了AR相关的概念产品——OPPO AR Glass 2021概念眼镜和OPPO CybeReal全时空间计算AR应用。
行业资源一边倒
如前所述,近几年持续在相关产品上进行研发投入的以一线大厂居多,因此,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供应链资源都全部集中于这几家企业。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反映在这些企业的供应商身上。
同样是国内一家零部件厂商向集微网指出:“其实不仅仅是舜宇,国内很多从事光学影像产品制造的硬件厂商都在做AR/VR。不过普遍看来,客户体量都不大,项目的订单量也都很小。就拿今年来说,大多数客户在上半年几乎就没什麼量,下半年或许稍有好转,却不明显。”
行业人士指出,AR/VR技术经历数年时间发展,虽然大厂了投入许多资源,但对于应用场景这一短板的改善并不理想。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利润的确非常可观,不过由于缺乏软件和系统的支持,硬件产品的升级空间却没有打开。
上述零部件厂商也表示:“行业中不乏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硬件厂商,产品却迟迟没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智能手机行业不同,生产AR/VR的硬件不只是需要单纯的制造能力,其中也要软件的支持,软件调试能力较弱的企业做不好这类产品。”
其实比之绝大多数的终端厂商而言,上述重点提到的苹果、微软、Facebook以及谷歌,这些企业在软件和系统上的优势可以说非常卓越,显然这也是能够支持它们AR/VR产品不断升级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和软件应用市场,这些企业本就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占率,与之推出的硬件结合,消费者对其的接受度显然比单推硬件产品的终端厂商更高。
不仅如此,随着今年以来5G技术的快速普及,AR/VR应用场景的选择面也进一步拓宽,无疑会更易于推动相关技术和市场的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