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智慧城市正处于火热的实践阶段,这也是加快标准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和关键时期。标准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在智慧城市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在国际标准建设中发挥作用,为国际标准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国内标准建设稳步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多个层级、地域、系统、部门和业务,不同利益相关方、组织者和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有着不同理解,其切入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标准建设的目的就是让各方统一认识、规范技术要求,寻求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引导其他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协调城市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介绍,2019年以来,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GB/T37971-2019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GB/Z38649-2020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等多项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标准相继发布,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基础保障。
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等国际智慧城市标准化组织的迅速发展,表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国积极推动已有标准、成熟技术与国际接轨,已部分实现我国标准的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2月1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在智慧城市领域的首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标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该标准主要聚焦智慧城市数据交换与共享领域,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了较为综合和全面的基本原则、实施的安全与隐私指导方针和操作指南。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ISO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领域母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将为政府或具备管理职能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岛”。
中国标准“走出去”构建国际话语权
标准是确保安全、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工具。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既满足当下的需求,也是立足长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推动国家标准建设的同时,中国标准还需要与国际标准保持良好互动,以保证中国标准在开始制定时就与世界同步,并为国际标准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已经发布和正在研究的国际标准共29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参与或牵头了20余项。
“一带一路”推动着我国与沿线国家不断加强标准交流与合作,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国际化。万碧玉指出,国际标准非常重要,我国在技术、市场、管理等细分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且牵头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也得到了相关国家的支持。
让国内专家参与标准编写工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必然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实力提升,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我国加强了人才培养力度。但是现在,标准化领域的专业人才仍然相对缺乏,因此,让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到标准化建设中十分必要。
加强与国际组织互动。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建设多侧重于评价、评估,比较全面,而国际标准建设则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相对较为具体。因此,在与国际组织的互动中,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规划和成熟度模型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标准。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吸引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关注,有助于推动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成果进入到国际标准化体系中。
中国标准“走出去”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行为,必须发挥政府主体作用,需要政府在政治、外交、资金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中国标准落实“走出去”战略,对成功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取海外项目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扶持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上占据产业制高点,进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标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让更大范围的国际市场接受和采用中国标准,是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具体抓手,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坚实基础。随着中国标准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善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速,中国标准必将成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上的使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