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小枣君反复给大家介绍了全光网络(AON,All-Optical Network)。
我们知道,光网络是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石,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
如果没有强大的光网络进行支撑,包括 8K 视频、VR/AR、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在内的大带宽、低时延应用场景,都无法完美实现。5G、F5G,也会变成浮云。
目前,光网络正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全光网的方向发展,已经逐步走入了 2.0 时代。
之前我介绍ROADM(关于 ROADM 的入门科普)的时候,和大家说过,ROADM是全光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线路“光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节点“光化”(光交换)。
ROADM 演进到 CDC-FROADM,基本上实现了极强的光交换能力。但是,它仍然不是全光网的终极解决方案。
ROADM 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连纤复杂。
ROADM 系统架构
ROADM 通常都是按照业务的扩展,进行光纤逐一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划可能发生变更,或者网络需要调整,就会不断地增加光纤。
久而久之,就导致连纤变得混乱不堪,给运维带来困难。采用 ROADM 的方式,机架数量也比较多,占用空间较大。
于是,更好更合适的全光交换技术就被推到了台前,那就是 OXC。
OXC,全称是 optical cross-connect,光交叉连接。
和 ROADM 一样,OXC 也是一种能在不同的光路径之间,进行光信号交换的光传输设备。
OXC 这个概念,其实早在 2000 年左右就已经有了。某种意义上来说,ROADM 是 OXC 的一种特殊实现,OXC 包含了 ROADM。
从传统架构上来看,OXC 由光交叉连接矩阵 、输入接口、输出接口 、管理控制单元等模块组成 。光交叉连接矩阵是 OXC 的核心。
所谓矩阵,其实就是一个内部任意端口两两互联的“盒子”。
我们直接结合某大厂的 OXC 设备架构来进行讲解。
该 OXC 设备主要由光线路板、光背板和光支路板组成。
图片来自华为官网
一般来说,线路板的每个槽位对应一个方向。当光路信号进入之后,通过 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波长选择开关),“拆成”N 路波长信号。
我在 ROADM 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 WSS。WSS 的诞生,直接催生了 ROADM。
早先的 WSS 开关,采用的是 MEMS 机械式架构。这种结构故障率高,可靠性查。
MEMS WSS 结构
后来,演进为LCoS(硅基液晶)方案,原生支持灵活栅格(Flexi-Grid)功能,支持可变 channel 宽度以及超级通道,可靠性明显高于 MEMS。
LCoSWSS 结构
LCoS 方案原理上是通过相位控制波长选择,没有机械振动,上下波无光放,方向维度可达 32 维,实现超大交叉容量,且功耗更低。
波长光信号通过光连接器,从光线路板进入光背板。
光背板是 OXC 和 ROADM 的重要区别,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它相当于把很多根光纤,印刷在一张纸上,实现光路连接。
光背板局部放大
光背板提供了超大交换容量支持,以及纳秒级时延。
OXC 的光背板
波长光信号从光背板出来之后,进入光支路板,通过增加一级 LCoS 晶面调节,来构建 N×M WSS。
图片来自华为
大家也看出来了,OXC 和 ROADM 非常类似,只不过 OXC 引入了光背板这样的硬件,取代了内部光纤盒,实现了架内免光纤连接,“0”跳纤,从而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OXC 也带来了更为灵活的配置能力。基于 OXC 和它的交换矩阵,工程师只需要通过网管进行数据配置(波长配置),就能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分钟级)。
以上,就是 OXC 的架构和特点。
如今,OXC 作为全光交叉平台,具备大维度无阻塞交换能力,具有极高的交叉调动容量。
OXC 的作用,就是服务于全光交换和全光调度。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光”进行到底?为什么光要对电“步步紧逼”?
说白了,既为了性能,也为了成本。强推全光交换,就是在光通信里面搞很多的立交桥,实现波长的一跳直达。
波长的一跳直达,相比逐跳转发,节省了环节,可以显著降低时延。
越靠近物理层,工作功耗越低,在物理层就实现信号的调度和转化,就光不就电,可以降低功耗,节约能源,节约成本。
好啦,关于 OXC 的内容,简单介绍完毕。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全光交叉技术演进浅析》,曹丽、蒋东君
2、《华为提供的 OXC 全光交叉平台将如何使能全光网 2.0 建设》
3、《光交叉连接设备(OXC)的基本功能及组成原理》,彭肖
4、《对话》栏目,“超高清视频带来的产业诱惑”,央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