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导力量来了,上海如何实现一次“革命性重塑”?


来源:物联传媒   时间:2020-12-01 11:46:17


当前,数字化正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力量、甚至主导力量。

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正式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的指导思想之一,并首次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无疑道出一个重要现实:“数字化时代”中,占据了数字化转型的先机,才可能在未来发展中掌握战略主动。

数字经济兴起之时,“数字化转型”的提法就已出现。今年年初,疫情冲击加速经济社会变革,“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新环境下的发展策略,也曾频频被市场提及。当时的语境下,数字化转型更多针对具体行业、产业与应用场景,强调企业生存、市场运转方式的转变。

但对一座超大城市而言,需要“全面推进”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并不局限于数字经济的范畴。它绝不是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一种整体性的转变。加上了“城市”二字的“数字化”,不仅是具体的产业方向,也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不仅是发展的具体内容,也是一种基本状态;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基本的场景。

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推进,不能仅仅停留于狭义的产业层面,简单理解为发展某一类产业——这当然也很重要,但上海要做的不只是一个产业高地,而更是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和治理高地,是一种“全方位赋能”。未来的城市,应当通过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用数字化的方法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各方面进行重塑、再造,以此提升城市作为巨系统的运行效率、配置效率、产出效率,让城市变得更为智慧、更为聪明、更为高效。

换言之,数字化转型,追求的不应是数字与城市的“相加”,而是深度的“相融”,不是“+数字”,而是“数字+”。数字本身是工具、是生产要素、是载体、是渠道、是技术,但“数字化”意味着超越这些简单层面,指向深层的“转型”。城市的转型,当然不止于表面的转变,而应当有触及内里的、机制性的变革。

数字化带来的转变,是一种“革命性重塑”。比如上海正在推行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的关键就在“通”和“统”,也即有形网络背后的无形变革——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之后的必然方向,实现这些,要用改革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和服务壁垒,也要用创新解决不断冒出的新问题。

对上海来说,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新课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治理体系到制度体系的整体变革,不仅需要市场侧的探路、产业部门与规划部门的引导,亦需要党委政府花更多精力创造条件、塑造环境。眼前要务,是瞄准未来数字城市的特征和趋势,搭建好数字城市的框架,打通数据流通、应用的各类瓶颈,特别是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横向壁垒,并借助超大城市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充分开发激活各类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既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与治理效能,也应当增进各类人群在城市中的福祉,提升人在城市中的体验度、获得感。志在成为“国际数字之都”,上海不仅要率先触碰前沿产业、前沿模式,率先拥抱“硬核”技术,亦需要率先处理包括公共安全、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软性”问题,包括“数字鸿沟”等社会问题,让数字化带来真正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进而塑造一座更富魅力、更具温度的人民城市。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市场研究:2020年VR消费将达到11亿美元 市场研究:2020年VR消费将达到11亿美元

精彩推荐

产业新闻

新主导力量来了,上海如何实现一次“革命性重塑”? 新主导力量来了,上海如何实现一次“革命性重塑”?

热门推荐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