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发展项目有很多,比如:土壤养分、墒情监测,为作物选择和耕种方式提供指导;粮情信息监测,为监管部门科学决策保护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数据;农业大棚温室监控、田间自动化管理,通过连续监测土壤湿度数据,实现多点同时滴灌补水;二维码动物溯源,通过食品追溯标签使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信息,确保食品安全。
农业物联网结构分3层
农业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采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动植物以及环境的各类信息,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传输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中国农业物联网行业上游市场参与主体为软硬件及配套资源供应商,为中游农业物联网服务商提供设备生产所需的软硬件及农业大数据资源。中国农业物联网行业中游参与主体包括农业物联网设备生产商、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为下游需求主体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产业下游需求主体包括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农业物联网区域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现代农业集团。
中国农业物联网设备安装量将在2020年达到7500万个
据华为技术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水表、智能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农业、财产跟踪、智慧家居分别有7.5亿、1.9亿、2400万、1.5亿、2.1亿、1.1亿的连接需求,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十分可观。根据华为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其中美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并且已经进入成熟期,亚太地区作为新兴的市场,将享受更高速的增长。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在线监测、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但生产信息化仍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农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聚焦农业物联网发展,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从2015年的10.2%提升至17%,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加强遥感技术在监测土襄墒情、苗情长势、自然文害、病虫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应用,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的瓶颈。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全力支持“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据BIintelligence预测中国农业物联网设备安装量将在2020年达到7500万个。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物联之家 - 物联观察新视角,国内领先科技门户